“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4

   圕人堂周讯(总第516期20240329),第23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漾:图书馆没有必要和某个具体载体捆绑。
图谋:图漾老师说‘图书馆没有必要和某个具体载体捆绑’,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不知道该怎样理解。当前存在一种尴尬处境是,不少图书馆觉得纸质馆藏成了一种负担。
传统的图书馆,与文献密切关联。当前文献,二分法分为印刷型、数字型。数字型,真正意义上属于图书馆的占比微乎其微。
当前的图书馆,各类型图书馆都在不同程度的‘转型‘,有的是‘图书馆+‘,有的是‘+图书馆’……当前的高校图书馆,有不少高校图书馆不再是昔日的图书馆模样。比如由两个或更多个机构合并而成(档案馆、校史馆、信息化、学报等等),名字也不一定包含‘图书馆’。在图书馆建筑里上班的工作人员,属于或自认为属于图书馆员(受过图书馆业务培训并专门从事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人员)范畴的越来越少。
韩红:那怎么才算是真正的图书馆的人呢?
冰之迪:我个人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图书馆信息化,多个机构合并可能成为一种大信息服务模式,就像现在大思政、大学工、大后勤等。
图谋:这个问题,在当下真的越来越难回答。
韩红:守住底线,真爱图书,似乎也不容易做,AI在当下做了懒人的支架,越发让读书变得艰难,那种阅读的快乐和会心一笑的感觉,已经渐渐淡出了。
图谋:图书馆的职能在变。传统的业务,好些方面真的是被‘掏空’了。核心竞争力在哪?越来越模糊。
君聿:图书馆人首先需要工作单位名称里,有图书馆三个字。其次,工作内容需要和图书相关。(如果工作内容是信息化之类,就很难理直气壮,说自己是图书馆人。)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人,很难理直气壮说自己是图书馆人。
韩红:原本还很坚定的图书馆永不消逝的光芒,忽然间就开始迷蒙起来,我的上任就是把流通阅览部门改成了信息服务部,采编部改为资源建设部。
君聿:信息服务和流通阅览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内容从书变成了书的内容……。
韩红:总算说清楚了。
君聿:所以信息化,肢解的是书,也是图书馆。书是成系统的信息,但是为了适应时代,重新打散了……。
弯曲的*:图书馆缺少信息资源打包的能力,即把不同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分发到对应的读者手里(类似于网页推送,但网页推送是事后推送,图书馆分发是事前分发,事前就清楚读者需要,知道读者要什么。),这样就节省了读者很多选择信息资源的时间,也增加了图书馆的粘性,信息资源打包能力应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图漾:@图谋 这话是刘炜老师差不多十年前说的。知识的载体有很多,以前的龟甲、竹简,到现在的纸书、电子书,就是将来有量子形式,图书馆没有必要和某种载体捆绑,做的是信息组织、促进信息有效、平等获取的工作,无论哪种形态。
中原劲草:看着这句话,我想起来当年中学课本里马铁丁的一篇文章,叫从三到万,当年觉得很遥远,而今却又要迈入AI时代,确实情结可以有,但不能固化、僵化。
Morning:无论何种载体形态,馆员提前预判目标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把用户可能的潜在感兴趣的主题资源揭示、重组、打包推送给读者,‘为书找读者’,‘送礼送到心坎上’就能有粘性了。
图漾:@图谋 为什么非要追求‘属于’,互联网属于谁?耽误你在上面查资料吗?
图谋:我做的是事实性描述。刻舟求剑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转型和变革势不可挡。当前图书馆的尴尬处境是,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麦子:@图漾 以前家里一堆的dvdcd,现在都扔了。我有4个付费Netflix,Hulu,Max,Paramount,还有油管。
图谋:纸质馆藏成了负担;数字资源的‘信息组织、促进信息有效、平等获取的工作’,图书馆方面的 献很有限。
麦子:@图谋 我觉得落后评估体系和现实的不配套是最大的发展障碍。
韩红:同意。
中原劲草:@麦子 这话也就你说最合适。
图谋:‘一语道破天机’。麦子老师那句话,图谋是这样的表达的:‘真正该反思的(方面)认真反思,并积极行动起来。’。
韩红:一方面是图书馆的专家拼命维护自己领地,制订了这种苛刻的条件,以求保住纸本书。
麦子:我们没有评估,但有教授和学生的图书馆委员会监督。
图谋:这个锅,‘专家’不背。
韩红:另一方面,是外行领导为了通过评估,死抱着条条框框对应。
图谋:其实,这么多年。图书馆领域专家学者,亦做了很多努力。
麦子:@图谋 这不太可能,现在这些人寿命太长,而且都巴不得的做到100岁,而美国很少会做到70的。
韩红:苦不堪言的就是图书馆的尚好还懂点专业的馆长。
图谋:据《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年第1期朱强主编新年寄语中透露:‘协助教育部规划司完成《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生均图书’指标的修订,与时俱进地将电子图书纳入统计范围,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也将做相应修改。’《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修订目前没有‘落地’。
韩红:左右都是框框,如何取舍?电子书最终没有写进达标数据里。
图情后学:如果承认图书馆不需要那么多纸质书,图书馆不需要那么多人,那么是不是整个图书馆产业链的循环就变更脆弱了,我看很多双非院校都有图情硕士。话题敏感,但是专家自己们都早已经释然了。
弯曲的*:应对变化、变革的能力不够,最终的反映就是管理水平的低下。某种程度上,管理=改变。
麦子:@图情后学 另外就是整个出版体系的落后,把书当成早上菜市场的蔬菜鱼肉看待,居然能招标。我们买书,以前有不到10%的折扣,现在电子书是加价卖,最便宜的电子书版本和精装的一个价,但不限同时看人数的,最贵的会是10倍。见过1500左右的教科书。
图情后学:@麦子 国内外区别太大了,以前kindle在国内运营时电子书也不算便宜,不过kindle要出某本电子书,很快就有破解的。
麦子: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把电子书看成是书的一种格式,就是在精装以外的一种,而且到了现在更是如此。大多数的电子书是按单本采购的。这样也就太平了,我觉得蛮好的。
韩红:我们的群受众角度很广泛,前提是对自己行业的热爱,因此才倍感亲切。谈论图书借阅量,我是想找一个理由,能够坚定信心,以实际借阅数字面对评估专家,并得到理解。
芦苇:面对图书借阅率下降,无论是馆员还是专家,都应勇敢面对现状,变革不合时宜的和没有意义的做法,尽量从现实中找到有意义的方向。
二木:个人觉得对于借阅量下降,平静接受现实就好,现在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已经极度丰富,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图书馆人顺应时代潮流,从电子资源和碎片化阅读着手多做工作。没有必要执着于实体资源。
韩红:是想说,如果因为数字不达标,无法通过评估,责任就大了。
扬大图*:借阅率下降问题,上个学期未我专门搜查了我馆近20年的借阅率,还做了表格。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关键是对策与行动。
二木:或许这样会导致很多的传统图书馆人失业,但这就是时代,失业了,再找工作就是。
韩红: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图书馆的责任。
riff:历史趋势,无法阻挡。
芦苇:失业不至于,自然减员,我们馆好些年没进新人了。
二木:@芦苇 少进新人,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潜在的图书馆人‘失业’。
芦苇:是的。
韩红:差不多有十年了,公办学校在实行自然减员。

  1. “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1
  2. “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3
  3. “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2
  4. 麦子与图谋谈图书馆借阅量下降:认知分歧与深入思考
  5. 从每天躲图书馆“假装上班”引发的议题:图书馆能否建立协助人们再就业的服务中心?
  6. 闲话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
  7. 高校图书馆占座问题延伸话题:图书馆职业的社会价值
  8. 闲话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
  9. 会议分享:“图书馆数字治理与知识服务创新”论坛暨江苏省高校图工委成立40 周年纪念会
  10. “2020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研修班证书获取事宜
  11. 图书馆借阅量与纸质馆藏利用率
  12. 美国高校馆的纸质馆藏借阅量下降与国内的差别
  13. 本周成员蓝马直播“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范并思
  14.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分馆”创新案例推广
  15. 永远的怀念——重读马泰来先生《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前言》与《学海纪程:〈马泰来文史论集〉代序》
  16. 辽宁省图书馆对外开放及图书馆馆藏图书、建筑面积和绿化等问题的讨论
  17. 从第六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和“双一流”建设说图书馆发展
  18. 零借阅图书是怎么界定的?借阅量是如何统计的?
  19. 《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圕人堂专题讨论综述》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被引论文
  20. “由图书馆一词想到的”调查结果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4[EB/OL].(2024-03-29)[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351.

[2]韩红,图谋,麦子,等.“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4[DB/OL].圕人堂周讯,2024(516):23.

[3]韩红,图谋,麦子,等.“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4[DB/OL].(2024-03-29)[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