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漾:还得对小图 ‘不友好’ 一次。纸本借阅记录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自行查询打印,而数字资源访问记录是没有必要也几乎不可能保存的。麦子:我不知道这段在说什么?但用户数据是数据库商提供的基本服务,我们在买数据库的时候要求数据商按COUNTER标准提供数据,否则在续订时,数据商是会认为不合规的。难道你们说的和我理解的是两件事?图情民工:@麦子 惊了,这不是最最基础的图书馆专业伦理议题吗?弯曲的*:国内在‘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之后,公民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不针对个体的读者整体数据分析是允许的,要脱敏处理,禁止交易和商用。cpuli*:@麦子 不是一个意思,是分析读者兴趣推送,类似电商分析消费者购买兴趣。图情民工:公司和图书馆是不一样的,图书馆做读者兴趣分析,正常是需要用户授权才行,哪怕是匿名。所以一些论文明显是不合乎伦理等。
麦子:@cpulib2009 懂了,不过难道现在图书馆看了个人读者纸本的借阅记录然后推送书单?cpuli*:差不多意思。弯曲的*:不过,我觉得商业公司根据单个客户的购买行为然后推送商品似乎也存在伦理问题。cpuli*:这还好了,比那些乱打电话的好多了。徽子:@cpulib2009 蛮无聊的,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读者的借阅记录、隐私保护与个性化推送的边界探讨[EB/OL].(2024-05-10)[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496.
[2]cpuli*,麦子,图情民工,等.读者的借阅记录、隐私保护与个性化推送的边界探讨[DB/OL].圕人堂周讯,2024(522):14.
[3]cpuli*,麦子,图情民工,等.读者的借阅记录、隐私保护与个性化推送的边界探讨[DB/OL].(2024-05-10)[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