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娃娃:关于光盘管理有向个建议:一是不是能够将光盘内容镜像到服务器,舍弃光盘自身。二利用现有的光盘管理软件,单独建库,不随书编目,只做一般链接。三是在排架号上面加‘-××’,来区分它是第几个副本。gaozy:我们光盘统一处理掉了,主要用畅想之星随书光盘数据库。gaozy:实体图书馆的编目等核心业务,这些年来,似乎没有标准动作,或没有大的创新。扣肉所在的图书馆对光盘要求高,但想必是存在一定积重难返的问题。淘气娃娃:编目员多,业务精湛,图书馆要求高,需要编目整理的内容少,建议重新捋一遍。反之不建议重新做,找一个替代方案更合适。gaozy:编目数据动辄几十万条,要梳理,那可是要下大功夫的。一直很*:我这周五碰到这样一件事情:读者到自科借计算机的书,按照惯例书后大部分都应有光盘,可这两本书没有,最后我只好骗读者:旧书借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谁弄丢了;新书光盘我们都贴RFID标签了,以后就大机率规避丢光盘的事情了。其实新书光盘我们还没贴。问题思想根源:老旧思维以为我们采书去采书回来就好了,光盘一是赠品,二光盘不是图书馆资源不属国家财产。所以没了就没了吧。一直很*:解决问题瓶颈:外借部提问题,是在给采编部增加工作量,这样的一个个的个例装没看见没发现,两部门摩擦发生概率就少。固化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改革,阻力就在那里。必须解决缘由:不让读者舒服的图书馆最后只能是图书馆自己的不舒服;图书馆各部门的舒服也会成为未来自己的更大不舒服。解决问题出路:二选一吧,当然也可能有更好的别的方法。一编目时光盘单独编目,组建外借新的电子资源借阅部,也让在外借部学计算机的留下来不再一门心思要走;二是书盘同编,借书时盘同时借到证上,难点就是光盘的RFID标签贴光盘那儿光盘介质更长久损坏最小。第一条路是不是更好一些?@淘气娃娃:光盘不能丢,不能变成网上数字资源就了事,存在源由:一是另一种备份;二是读者更有需求。淘气娃娃:我这是在高校馆待久了,有些问题欠考虑。一方面高校学生素质大体一致,访问服务器,下载资源不成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有自身的局域网。第三方面,现在多使用云盘,备份也不是大问题。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不了解,不圕人堂周讯(总第125期 20160930)- 12 -敢多说。现在图书馆现状中的安乐死是一种很无奈的现状。虽说群里的伙伴们讨论的事情都是应该的,但是对于已经适应图书馆现状的人,是极不愿改变现状的。我尝试过改变,代价很大的,并且不能成功。gaozy:但有的是老思维,还有,为光盘设立部门,那是闲的。扣肉:随书光盘管理起来很容易,跟随书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单独采购的CD和DVD。非书资料管理系统,主要还是用于书配盘。我们的CD是CD音乐,不是普通的CD ROM数据光盘。扣肉:编目的时候,一般系统都有附件管理,会提示流通人员有附件。在光盘上贴 RFID,主要问题是会影响光盘的读取。因为盘片中心变厚,部分CD机和光驱,在读取上会产生困难。扣肉:大家在 200b 上一般著录什么?,就只写图书吗?我正在想,由于历史问题,我们的CD和DVD都用登录号索取和排架。是不是可以用 200b 作为索取号的前缀,用登录号作为索取号的后缀。把CD15426变成 CD/15426。这样回溯的压力比较小。gaozy:扣肉 你这样会不会属于‘胡干蛮干’?非书资料编目这一块有没有标准动作?期待你的探索成果,可能你说的很多人也不具体从事,知道的有限,但你的分享,我觉得起码是对工作的思考,况且今天还是周末,未来之星,没有一个不自愿加班的。我们放眼周围就会发现,干点活就叫的,都没什么大出息。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馆藏光盘和书附盘的管理[EB/OL].(2016-09-3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295.
[2]gaozy,淘气娃娃,扣肉,等.馆藏光盘和书附盘的管理[DB/OL].圕人堂周讯,2016(125):10.
[3]gaozy,淘气娃娃,扣肉,等.馆藏光盘和书附盘的管理[DB/OL].(2016-09-3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