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图书馆服务外包案例分享:无锡新区图书馆:http://url.cn/2IDBizy。刘*平:图书馆外包。只是图书馆服务由外包公司完成,这些外包公司工作人员具有专业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其管理体系更适合图书馆高效服务。这给图书馆机构更多的启示就是如何组织和管理才能使目前的图书馆工作更高效和专业。徐徐清风:‘按照目前国家文化部两馆评估标准,人员编制,技术职称等传统标准无法达标,企业从业人员在身份待遇、职称评审等问题也很难解决。’——外包服务,对于专业人员自身的成长,并不一定有好处,尤其是新人。因为是企业编制,薪酬好的岗位有限。刘*平:公司从业人员的待遇由公司制度实现。很多中国人在国外数据库公司工作,这些人对工作待遇比较满意,根本不想体制下的职称等问题。需要图书馆思考的是,我们长期在这个行业和岗位工作,为什么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比不了这些外包公司?问题在哪里?咖啡:简单,没激励机制和下岗压力。刘*平:我们长期在这个行业和岗位工作,做不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当然会有可以做好的人或组织来替代。诲人不倦: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刘*平: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会选择购买价格适宜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咖啡:价格适宜,同样情况下,不存在更优质高效。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同理。诲人不倦:无锡新区图书馆、北京东城区皮卡书屋和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东总布分馆都已经成为典型案例。咖啡:很多人说,要把一分钱掰成几瓣花。事实上,一分钱最多只能由一分钱的功效,想让一分钱发挥一元钱的功效,简直痴人说梦。一分钱,有一分钱的功效就已经很厉害了。Sparks:一般先是低价竞争,后是垄断涨价。刘*平:同样的价格,选择相对优质高效的。咖啡:优质高效,怎么评判?不同人不同角度评判,结果不一样的,你怎么选?更何况,里面一般都是有猫腻存在的。咖啡:@Sparks,基本都是这样,滴滴就是这样。同样价格,只能是相对适应本馆情况,无法说是优质高效,同样价格,基本上服务品质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有更优选择,一般情况下价格就更高。诲人不倦:政府,第三方和用户,三者共同参与评价。咖啡:那评价的成本就比较高了。刘*平:比如编目,一个图书馆机构的馆员一天完成的编目量是公司派驻人员的三分之一,并且公司派驻编目的差错率也低,这个公司派驻的编目人员是不是优质高效?咖啡:公司派驻人员,相对图书馆正式编制人员来说,待遇收入都是比较低的。待遇决定工作积极性。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能编的比图书馆机构的馆员质量好?书籍编目的质量要求是远远大于对速度的要求的。刘*平:很多时候,人们都在做质量价格的比较,如何到处是所谓的‘同样价格,基本上服务品质都是差不多的’,那就不用比较,选择贵的服务就是好的,显然这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公司派驻人员事实上编目数据在质量检查中的问题少,与指望不指望没有什么关系。徐徐清风:外包公司的所谓编目,基本上也是套录吧,真正的原始编目数据源头绝大部分出于国家图书馆编目中心。编目这么技术还是掌握在图书馆之中。刘*平:整体外包套录现象比较普遍,公司人员派驻图书馆编目数量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徐徐清风:因为公司也是套录国家图书馆的标准数据,自然质量不会差,但效率确实高了,因为公司的员工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按量计算。cpulib*:这没什么争议,有人手自己干,没人手外包。刘*平:图书馆编目人员也是专门做编目的,为什么„„徐徐清风:编目外包,在业界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比较成熟了,大势所趋。cpulib*:学校信息中心还不都外包了。我们学校都养了十几个外公司人员呢。咖啡:那要图书馆的人何用?cpulib*:外包是大采购。还有很多书要自己做的。比如赠书,临时采购的,做不完的。徐徐清风:图书馆的人的用处,就是盯着和监督外包公司的人„„咖啡:说白了,外包其实本质上图书馆的人偷懒罢了。所谓的监督和盯着,就是自己不想干。星辰:学校不屑干这些小事,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咖啡:我们学校的编目都是自己干的,从不外包。徐徐清风:图书馆人员和外包人员,有点像正式警察和辅警的关系。cpulib*:外包效率高。咖啡:一个学校图书馆,如果连最基本的编目工作都外包给公司,那还叫图书馆?cpulib*:图书都是一阵子来大批量书。咖啡:效率高不高,和你图书馆考核制度有关系。咖啡:和外包不外包没大关系。cpulib*:自己人做到猴年马月,也不符合实际。刘*平:‘所谓的监督和盯着,就是自己不想干。’自己不干,时间长了,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做好监督和盯着的工作的。咖啡:确实如此,自己不做,哪有能力做好外包的监督工作啊。能养外包人员十多个,就没钱养专职图书馆人员做编目?都是借口罢了。徐徐清风:外包能解决很多难题。像高校图书馆,节假日和夜晚开放时间问题。正式人员往往不愿意值非正常班,领导安排值班头疼。交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在招人时,就已经设好了条件,你的工作就是晚上工作,愿意来的也没多少怨言了。咖啡:所谓外包效率高质量好,也都是抽查而已,有每本书都抽了吗?而且抽查也就抽查很少部分罢了。刘*平:长期在行业,做好行业工作,就会有好的结果。勉励自己和同行,做最好的自己。咖啡:可以招聘专职正式编制编目人员啊,白天几个,晚上几个。都不是事。关键在于自己懒。还找一大堆借口,说外包效率高质量好。扯淡罢了。规定工作进度和质量,不怕做不好。关键在于正式编制的人会磨洋工和老油条。因为正式编制不会下岗,除非自己离开。没下岗压力,自然会偷懒耍滑老油条。刘*平:埋怨环境及周遭工作状态没有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样也可以使工作更有特点些。cpulib*:即使外包,采编还是最忙的部门之一,并不存在谁偷懒,最能偷懒的也不是这个部门。hanna:同意。现实就是越不做越不想做越不会做,最后连监督都成笑话。刘*平:自己精于此道是良好管理的基础。‘即使外包,采编还是最忙的部门之一,并不存在谁偷懒,最能偷懒的也不是这个部门。’[它]比什么岗位更舒服。仅此而已: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如何界定?专业馆员岗位与辅助馆员岗位如何界定?徐徐清风:没干过编目的人,尤其是当领导的,最喜欢将编目工作人员和外包公司的人对比,从来得出自己的人效率如何的低而水平也不见得高的结论。cpulib*:编目最繁琐了。hanna:大馆千万别外包,中小型馆看情况吧。咖啡:但是图书馆学的基础就是编目学。徐徐清风:编目外包,尤其是新书大批量外包,应该是大势所趋,这是好现象,标准化流程了。但图书馆还是需要正式的少量的编目人员或叫主管更确切的。图米:编目这个是效率问题,原来书放那多长时间不能上架。hanna:以前采编部就一个分类问题讨论一上午,外包是绝对不可能这样做的。徐徐清风:再过若干年,编目外包普及了,可能图书馆的理念也会改变了。图书馆领导在考虑新引进一个编目专业人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一天得完成多少编目数据量,不是简单的套录员,而是他精通编目理论和技术,工作的首要职务是负责管理监督协助好外包工作派驻人员更好地完成新书编目(其实是简单套录工作)。另外,就是后期编目数据维护,还有大量的如灰色文献,赠书的原始编目需要自己的编目人员去完成。cpulib*:一个编目员一天能做多少册(种)书。中原劲草:编目人员可以学科化啊。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外包服务杂谈[EB/OL].(2016-10-14)[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337.
[2]咖啡,刘*平,徐徐清风,等.外包服务杂谈[DB/OL].圕人堂周讯,2016(127):11.
[3]咖啡,刘*平,徐徐清风,等.外包服务杂谈[DB/OL].(2016-10-14)[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