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与专业精神

   圕人堂周讯(总第170期20170811),第22页,丫头整理王启云助理   
海边:专业性与专业精神是两个概念。目前的论文多是谈精神。
读思维:按时完成任务,保质保量。就是专业性。没那么复杂,大道至简的。
hanna:我干遍图书馆所有工作,但我只能说我采访做得相对专业,其他都一般般。
海边:‘在自己的分工内把活干好就是专业性。’‘ 按时完成任务,保质保量。就是专业性。’这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专业性。
一鼓作气:那叫‘职业性’。
海边:敬业。
hanna:编目做不过编目员,查新做不过查新员。
海边:这两个工作,可以涉及到专业性。
/kaNig*:采访您有什么道道?
hanna:先把百家出版社背好了。
/kaNig*:其次呢?
海边:学会甄别版本。
图谋:当前其实还有很多专业的活没干或没能干。
读思维:学术大多是扯淡,就为了评职称用的。
shepherd:理论有时可以指导实践吧。
Little:做学术也是职业一种精神。
海边:三线典藏制,这个理论确实在图书馆排架工作起了指导作用。
图谋:杜定友、钱亚新等前辈图书馆学家,是真抓实干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术研究根植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实践之中。
hanna:知识、意识、练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专业性。
shepherd:理论也源于实践。
hanna:编目、查新,我前两个都有,但缺少练习,一年才做三五个,活虽不差但效率肯定不高。
图谋:可能还涉及一个工作质量标准问题。
海边:效率肯定不高不等于专业性差,只是量少,次数少,不熟练。
hanna:轮岗会让专业馆员越来越少,因为没有实践时间来保证。
海边:轮岗的目的应当是让馆员了解图书馆各个工作,而不是成为全面手。
海边:术有专攻,人有擅长。
shepherd:现在都在说转型,会不会摊子铺大了,却啥都干不好啊?没专攻了?
海边:转型也是针对馆员的工作特长进行的。馆员有能力搞,才会转型。
shepherd:我有时想是不是真的这个行当困难太大,前景堪忧才转型啊?
海边: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才转型的吧,万变不离其宗。
海边:图书馆职业的本质是知识管理,转型也是围绕知识管理和开发进行的。
shepherd:感觉有时为吸引人气。
读思维:转型必须有跨界的因素才能成功。没其他学科的知识,谈图书馆转型,难!
远归: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团队,按照《规程》就是硕士和高级职称的馆员,应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些人的工作热情、职业精神和专业性绝大多数馆都没有把他们的能量激发出来。这其中外部因素很差,致使他们处于休眠状态,考察办的不好的图书馆,基本上是这样。跟专业馆员们深谈,无奈、满腹委屈、光阴的虚度和对不起读者的言辞多多。但有些专业馆员在自己的权限和能力范围内,主动作为、为读者做事并做好宣传和存档,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性赢得读者、领导和同行的尊重。如民间公益的彩云阅读推广团队、图谋团队的圕人堂等。
湘大姜*:图书馆职业的本质是知识管理,转型也是围绕知识管理和开发进行的。这真的是图书馆职业的定位吗?个人觉得图书馆职业定位可以从图书馆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不是因为有了图书馆人才有图书馆职业。具有检索能力的人可以是图书馆人,可以是信息服务者,离开了图书馆这个大标题,可以称谓很多。但肯定不能称为图书馆人!图书馆职业也是类似,离开了图书馆的存在就不是图书馆职业。我爬楼慢,还在看顶楼讨论图书馆职业定位。
读思维:其实我有个理论,就是应该把图书馆这个名字改掉。这词是西方的名词,应该大变革了。跳出图书馆,再看图书馆,图书馆才可能有长远发展。现在很多论文,就被‘图书馆’这三个字,给束缚的死死的。思维跳不出去。
cpulib*:高校馆发展看学校,公共馆发展看文化部门,图书馆自己说了不算。
湘大姜*:跳出自己服务的圈子思考图书馆的大局,这是任何一个做图书馆理论研究者都在用的方法。
读思维:目前从cnki 的论文来看,窃以为,视野格局还太小。
湘大姜*: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读思维:个人认为,我们更应该思考‘服务’的本质,而不是局限于思考‘图书馆’的本质。
远归:服务的本质是让用户满意。让投资者看到效益。
读思维:这是字面上的。实践起来,服务的本质是什么?
湘大姜*: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图书馆的使用价值,目前有很多具体工作是在做,对于效益真不好检验。
读思维:个人认为是:用户体验。这四个字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很大的空间的,不局限于‘图书馆’三个字哦。
湘大姜*:图书馆价值就是存在于那些不好检验的图书馆人长期辛勤付出中。
读思维:从一个层面上来讲,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目的,应该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用户服务。有形的图书馆建筑,仅仅是一个大本营罢了。关键就是:用户体验,无形的用户服务。借助各种渠道,提升知识需求的服务,以用户场景作为服务的渠道。类似支付宝,在不同用户使用场景中的应用。这是我的‘无形图书馆’的思考。如果能实现这样,那就无处不是图书馆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失业,转型这些屁事呢?对吧。
远归:你讲的这些观点,最终落实是馆员、尤其是专业馆员团队。很多办的好图书馆是按这种思路做,只是做多和做少的问题。
hanna:网络服务依赖的是服务器,图书馆服务依赖的是什么?
读思维:需要软硬件,人才的高度整合才行。
远归:亮剑精神。
读思维:那时候,图书馆会受到空前的重视。这就是我的,对图书馆的大格局分析。
hanna:专业分工,又好又快。
读思维:是的,真到那个时候,馆员的专业性,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估计不是博士,不招你来图书馆了。
远归:图书馆工作是一个为人做嫁衣的服务性工作,爱、热情和义工精神才能做的自得其乐。
读思维:这三种精神,适用所有行业任何工作。
麦子:上面说到专业精神,我自己的理解是如果在图书馆,要认真地服务读者,尽心尽责,完成工作。如果你是医生,人家不给红包,你也要把刀给开好了,因为不是有希波克拉底誓詞嘛。但事实上,在中国被证明,这和职业并没有关系,你不给红包,有些人不搞破坏就不错了。
小洋:现在医生都不收红包了,病人能给多少。不如让药代养着。
海边:我觉得,专业精神除了尽心尽责,还要有开拓心和研究力。不光是完成工作,还要通过思考把某类工作提到新的高度。
gaozy:麦子这个点评不正确。要说图书馆员消极怠工,职业倦怠是绝对有可能的。但正常的医生,要说手术台上决定生死时,他们作为人的本能,都会尽力而为,不会因为红包不红包而有所区别。骗子医生不在讨论之列。医者仁心,相比较而言,图书馆员,可以说,可有可无。图书馆员,没什么闪现人性的机会。我认为,中国现在越来越好。当然,群体里难免会有人渣。就像我们这里都是高人,但还是会有极少一些人羡慕妒忌恨,心怀鬼胎,希望别人出点事然后自己暗自庆幸,这种人渣哪里都有。是非主流,在中外古今都有吧?能开诚布公,谈笑风生的人,不多。知识分子尤其是文科,弯弯肠子的不少,极坏的不多。馆员群体我觉得也差不多,四个字,没什么花头!

  1. 关注《图书馆职业规范与职业精神》摘编
  2.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里的扣款记录和该系统上传到财务处一卡通服务器上的记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31期你提问,我回答(7)续]
  3. 专业性与学习的积累
  4. 新进馆员注重考察专业背景还是职业精神?
  5.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
  6.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里的扣款记录和该系统上传到财务处一卡通服务器上的记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7. 图书馆学专业主要开设哪些专业课?
  8. 图书馆馆长的非专业化: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9. 会议转播: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现代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智慧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10. 外文藏书:册;(3)订阅国内专业期刊:种;(4)订阅国外专业期刊:
  11. 本周尝试围绕图书馆职业技能专题展开讨论。这个专题的讨论目的主要是
  12. 打印图书条码是不是一定要用专业的条码打印机?
  13. 中国高校图书馆三大挑战与三个回归
  14. 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图情博士,和一个工作多年的本科副高,一起求职,哪个竞争力更强?
  15.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图书馆精神
  16. 图书馆专业思维与技术手段之争
  17. 美国图书馆领域的专业协会及音乐、地图等专业性较强学科图书的编目
  18.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其它会议信息,以及参加会议重要性,与图书馆员职称评定的讨论
  19. 热烈庆祝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40周年:“继承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新征程”学术研讨会流程
  20. 中国图书馆学会获评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建设学会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专业性与专业精神[EB/OL].(2017-08-1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136.

[2]海边,读思维,hanna,等.专业性与专业精神[DB/OL].圕人堂周讯,2017(170):22.

[3]海边,读思维,hanna,等.专业性与专业精神[DB/OL].(2017-08-1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