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清泉:hhg 学院2016 年借书55348 册,还书55024 册;2017 年借书46152册,还书45745 册。hnlg 学院2017 年借书17.8 万册,还书12 万册---这两个馆数据差得相当远了。信手拈来:很多因素有影响。得先看馆藏的基数差别有多大。2014:群主注明了两学校办学层次和规模差不多。林中清泉:是啊,就是因为读者人数差不多这个数据本来应该很接近的,现在数量级都不一样。广州书童:不是我不谦虚,说到借阅量,高校图书馆只有公共图书馆的零头。图谋:不适合这么说。公共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之间,都存在‘鸿沟’。承诺:这个没多少可比性。受众不一样。广州书童:简单类推一下,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一年借阅图书十册是正常的。一般一个高校两万学生有没有,一年没有二十万,说明什么问题呢?大学生读书看书还不如一般市民。还能说什么呢。按照注册读者人均借阅量,这个口径有可比性吧?图谋:没有。是真的没有。没有的原因,有很多。大焦:还要看借阅的年龄层。广州书童:大学生们不看书了呗。只看数字资源?图谋:有的确实人家不需要借书。大焦:公共馆与高校馆同年龄层的借阅率才有可比。刘*平:大学生正是读书的年龄,高校借书也方便。高校图书馆借阅合一后借书出图书馆的学生减少了很多。选择在图书馆读书更多。广州书童:我们上学那会,一门课老师起码介绍几本参考书。难道现在图书馆数字化已经不用看纸质的程度?图谋:有些条件好的馆,确实是。广州书童:有多少这样的条件好的学校?占比大约去到哪?图谋:可以深入思考。boson:书童用注册读者来比肯定不合适,一旦注册了肯定是要借书的,要比就用市民人数来比这两万学生。图谋:当前的问题是,家家自我感觉挺不错。大家都挺忙的,挺好的。广州书童:市民要是个个都注册就可以这样比。关键是学生入学第一件事几乎就是注册一个借书卡。还要培训一下怎么使用。大焦:注册读者不一定会来借书的,也有彊尸号。boson:可实际是个个注册吗?你这是用爱读书的市民和普通大学生比。广州书童:那学生是不是个个注册了?boson:学生不是主动注册,是被注册。图谋:情况其实还挺复杂的。广州书童:现在很多地方注册不用押金,去到就先注册了,未必就借书。承诺:身份证就可以借书。刘*平:高校图书馆多数比较边缘化,所谓好常常也是自我__感觉。有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很难有真正的进取之心。学校也只要图书馆一片和谐就可以了,也不指望有什么作为。广州书童:要是方圆一公里内有一个和高校图书馆条例差不多相当的公共图书馆,借阅量绝对不会差。香港人注册率三分之二左右,全体市民评论一年借阅8 册。boson:借不借书无所谓,只要注册了就说明是爱读书的。大焦: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反而出来工作n年后会静下心看看书。刘*平:事实是如果我们自己是高校图书馆用户,自己是清楚资源与服务的各种问题的。但身在图书馆,很多时候违心的自卖自夸。广州书童:难道高校图书馆的同仁就没有发现借阅量下降背后的隐忧?boson:我没发现。大焦:你们广州馆的虹吸效应很利害啊。广州书童:别胡说,公共图书馆领悟现在是蓝海,努力就大有可为。我们已经稳定没有怎么增长了。反而是各区都涨得猛。boson:书不书的不能一刀切,数据揭示,文科生借书量大于理科生,难道理科生不如文科生爱学习?理科的专业书借一本看几个月也未必能看懂,文科书几天就能看一本。高校借阅偏重学术,和休闲阅读不一样。不能简单比较数字。广州书童:这个当然有道理。可是和自己纵向对比,如果逐年走低,也可以说明部分问题。刘*平:文科偏重的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其实也没有办法和公共图书馆相比的。广州书童:我一直期盼不要在我退休前发生图书馆倒闭的事情。挺有危机感的,大家觉得没什么最好。大焦:图书馆不会倒闭,只不过是实体还是虚拟。广州书童:过于乐观了。cpulib:公共图书馆主要功能就是借阅服务,高校这项功能被削弱,减少是正常的,但不会影响整体服务,只是馆员要改变发展思路,寻求新的服务点。图谋:当前的问题是,各类型馆均希望有‘参考标准’,但这个‘参考标准’事实上非常模糊,云深不知处。boson:5 年人均3 册次,任何一所高校馆都比这个高多了吧。图谋:呵呵,这点还得注意完整的语义。图谋:广州书童那个图中的那句是按全民(全体市民)来平均的。广州书童:你们学校五年人均借阅量如何?boson:没错,上面书童说大学生读书不如市民,要比当然就这么比了,都拿服务基数来比。广州书童:那只是我一个馆的数据,别到时候你们学校借书不如广州市民。boson:我们数据不高,但放心肯定比市民平均水平高。广州书童:数量亮出来看看再说吧。图谋:统计学角度,广州书童这个馆是‘奇异值‘,很可能是率先剔除的。boson:广州市民cnki下载量多少?elsevier 下载量多少?我们看论文就不是读书了?广州书童:网站主页点击1133 万册,熟悉资源浏览和下载4500 万。你家有数字么?图谋:如有公开数据,共知共享一下。洞庭水手:希望能把数据共享出来,数据的来源、统计方法。boson:人均一下吧,广州书童。广州书童:用大学生拿来和全体市民比找优越感的话,我没啥说的。图谋:找好比的比就好。道法自然:确实,各类图书馆的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不一样没有必要比。沈*林:没啥好比的。南大物理系的,就不需要来借书。图谋:很多时候是需要比比的。要不然好些时候还真不知道该干嘛。广州书童:我就比图书借阅量吧?我有说其它吗?难道比图书流通量,不是我说,在坐的高校图书馆都是零头都没有说错了?刘*平:比较了才能看到差异。道法自然:因为高校馆和公共馆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区别。沈*林:我们本科生一年招3000。boson:图书借阅量普通市民也肯定没有大学生多,这点有问题吗?沈*林:津巴布韦货币流通量很高的。道法自然:可以拿中值来比。而且市民里借阅图书的人中有很多都是大学生或者曾经的大学生啊。广州书童:不要说零头,你们学校的图书流通量可能不如公共图书馆一部流动书车。走错吗?图谋:这句话又有问题。我是指‘公共图书馆一部流动书车’。广州书童:大学生,读书,不过是纸质还是数字,比一般市民一定要高,而且要高出一大截才对!现在沦落到和一般市民比阅读量量的话,那是十分糟糕的。图谋:公共图书馆那么多,流动书车也那么多……gaozy:大学生也是市民。boson:是你嘲笑大学生不如市民的,我不过指出你说的不对,从来没有主动去比。广州书童:既然各位同仁都觉得很好,没问题。我真没啥说的。gaozy:我是觉得吧,有的比较就根本没有必要。就像我开斯柯达,你开玛莎拉蒂。我怎么比呀。比借阅量,我看高校就是‘斯柯达’,公图就是‘玛莎拉蒂’。麦子:阅读量下降我觉得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高校还是公共馆,但如果在意这个指标,认为这是因为图书馆做的不够而去人为地做想改变这个情况是不可取的,我觉得蛮可笑的。似乎在社会上觉得要建立文明社会,其实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借阅减少其实是正常的,寻求新的服务点才是对的,否则好像现在的人注意饮食少吃肉,你应该开始投资素食或其他人们喜欢的饮料,而不是像人一定要吃肉,因为只有吃肉才会有肌肉,我如果多开肉店,肉销量一定会上去的。图书馆倒闭不倒闭我不知道,但我想现在这些大而无当的图书馆建设潮是否会继续或者国家会不会大力投资这些东西,就难说了,因为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和图书馆争资源,比如,如果我是决策者我肯定会把老百姓看病难作为优先考虑。我每次回国去医院,真觉得人太没有尊严可言。如果看病环境好一点,老百姓在医保上多报一点,就是从此再也不造图书馆,我想人们也愿意。印度阿三:所以你做不了决策者,因为投资建图书馆这种政绩来的比医院,学校快,关键是投医院和学校投资更大。广州书童:你说的正是我们在做的。然而,你要说对这种趋势无可奈何或者熟视无睹,又怎么解释现在阅读推广如火如荼?gaozy:我觉得是这样:投资图书馆之类的文化设施,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竞争力。广州书童:麦子您说的都没错,公共图书馆不是刚需。优先次序在后面,正如高校图书馆在高__校也不受待见一样。但是,既然还要靠他吃饭,想想办法总是要的。麦子:这阅读推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但阅读量上升了吗?广州书童:这个要问高校的同仁。gaozy: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图书馆,其实生活也没什么大的影响。没图书馆就不读书了?麦子:我们反正每年下降,而且公共馆也是。广州书童:如阿三所说,图书馆或者说文化的投资相对教育和医疗,投入实在是零头都不如。所以,可见的未来一点时间,中国的大型公共图书馆,还会陆续有来。实在是投资少,见效快,建立文化地标提升文化品味必备良方。麦子:我当然知道医院的投资要大,但看病毕竟重要。但现在医院实在和几十年前的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我说的是上海,其他地方更不要说了。gaozy:我觉得啊,还是要客观的看,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缓慢。麦子:是啊,一旦经济缓慢,图书馆是最好砍的地方了。cpulib:医院是很难快速发展的,高水平医生有限,我们这建了个大医院,邵逸夫投了几个亿,设备很先进,但都是年轻医生,大家都不太信任。麦子:这个不是造房子能一下子改善的,但实在是有感而发。广州书童:那是因为全部跑去三甲医院。所以说,图书馆倒闭是会有的,看欧美就知道。我只是希望不要来得那么快。cpulib:新医院环境非常好,堪比一些好的图书馆。安哥拉兔:逸夫医院就是三甲医院,不过医院的口碑要一二十年才能建立起来的。cpulib:设备一流,南医大附属医院。广州书童:现在老龄化,少子化,一些民办和不入流的学校会死在前面。印度阿三:比起建医院学校,建图书馆见效快。书童那里这几年拼命砸钱砸上来了,过几年再看吧。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广州书童:我相信你我都看不到他楼塌了。gaozy:这个真的很难说了,我们可能看不到纸张被数字化所取代,但是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批图书馆运行不下去。广州书童:要是广州都支撑不了一个图书馆,大概只有上海北京和深圳还有了。覆巢之下,系统性风险来临。大家大哥不要笑二哥。南航*翔:获奖图书是读者心中的好书吗?这份报告给出了答案http://reader.gmw.cn/2018-01/11/content_27323417.htm 。‘数据显示,本次调查中,本科学历受访者图书阅读量最低。此外,文化程度不同,各类型图书阅读指数有所变化。秦艳华指出,在本次调研的众多群体中,本科学历受访者图书阅读量最低,相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访者的阅读量很大。记者也注意到,在报告给出的图表中,除文学类图书外,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访者的阅读量均高于其他学历水平的受访者,甚至远超硕士及以上学历读者的阅读量。而本科学历受访者,无论是阅读量还是购书量,数据均为最低。’可以解释公图阅读量大。__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差距[EB/OL].(2018-01-19)[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501.
[2]广州书童,图谋,boson,等.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差距[DB/OL].圕人堂周讯,2018(193):7.
[3]广州书童,图谋,boson,等.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差距[DB/OL].(2018-01-19)[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