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B*:大家所在的图书馆对日常的岗位工作完成情况是如何进行考核的?有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呢?Lazycat:定性和定量很难的吧。如果真是定量,那是否意味着完成定量就不用干活儿了。百变B*:科研产出不能完全体现日常工作的情况。比如信息服务,该如何去考核工作情况呢。gaozy:岗位性质是可以区分的。按照馆员分类考核,分类定薪。百变B*:那如何做比较合理呢?Lazycat:比较合理的是类不要分太多太细。若水:我看还是需求为王,阅读推广对领导的需求就是政绩,面子,升官,名利、热闹,对学生用户就是成绩、证书、考研或者娱乐,当然还有其他参与者的需求。gaozy:图书馆一代代更迭,服务不断升级改变,读者对象、需求都不断变化,但核心的资源,一直是稳步前行,从未变化。李战:没有需求,盲目建设资源,就是自娱自乐,结果用户用不上你建设的资源。豆洪青*:资源、用户、技术三者不是单独的。百变B*:能说说是如何定量考核的吗?豆洪青*:各部门定量目标,再内部分解。不作横向比较。海边:怎么定标?一年中每个月可编的图书数量不一。豆洪青*:目标定量根据历年可以定量的数据,定部门目标。豆洪青*:定的是一年的目标,不是一个月目标。豆洪青*:图书馆考核部门,部门考核个人。海边:在线咨询服务也同样如此,不能保证数量.有时数量少,正说明服务到位,读者疑惑少了。如果将咨询问题按相关涉及部门归类,反而有可能说明该部门工作存在问题。百变B*:比如论文的查收查引如何去定量呢?今年有多少人来做检索,无法估算啊!定高定低都有问题,除了定量有其他补充措施吗?中国药*:定量前提是能够工作量化。海边:图书馆不乏量化的岗位。amao:我个人觉得考核需要一个度的把握,不是一个岗位哪怕一个岗位时间段不同工作量也不同,没有办法落实到太细,可以岗位打包考核,从大时间段来看每一个岗位工作量应该有一个基准。科研我觉得可以单独考虑,除了工作量来看科研还会带来一些附带效益,做得好有课题,职称晋级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我觉得根据岗位考核比较靠谱,另外也要考虑图书馆是一个服务部门不是科研教学单位,毕竟服务工作为重。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对日常工作的考核讨论[EB/OL].(2018-03-09)[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647.
[2]百变B*,豆洪青*,海边,等.图书馆对日常工作的考核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18(200):13.
[3]百变B*,豆洪青*,海边,等.图书馆对日常工作的考核讨论[DB/OL].(2018-03-09)[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