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肉:由于时代变迁,藏书或许很难代代相传。biochem:一个手机看遍世界。扣肉:我小时候家里还有三言两拍,后来搬家之前就都扔掉了。biochem:云图书。图谋:这块工作需要做好需要相关人员懂书、爱书、护书,‘久久为功’。节能:是呢,我这次搬家扔了好多书。麦子:@云子的确,因馆而已。麦子:@云子但千万要记住:图书馆和博物馆和收破烂之间的区别。图谋:‘价值’需要探索与发现。麦子:@biochem捐的人占地方,图书馆也占啊,而且是公共资源。图谋:关于图书捐赠服务工作,各种类型图书馆或多或少在探索与实践,做得出彩的图书馆似乎不是很多,但确实有不少馆开展的比较扎实。据图谋了解,群里边有不少成员实际在做(或曾做)相关工作。如果可以进一步交流与探讨,效果或许更好。cpulib*:我们最近也有一个捐赠,已故院士的。cpulib*:不过今后这种捐赠也会少了,现在都是电子化了。biochem:往后就不要出纸质图书了。中原劲草:没有相关制度,仅靠关系和名气,这就是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破坏。图谋:名人捐赠,有更多的意义。比如其手稿等,可能有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的价值。麦子:@中原劲草我也是过来人,十分理解这点。但我觉得这个赠书的问题真应该要好好检讨一下。去过一些国内很有名的高校馆,看了他们的名人捐赠的东西,就觉得实在不是行家做的事,但又不好说。中原劲草:关键是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图书馆收藏了就是死东西,手稿没法编,还不如给档案馆更能发挥价值呢。cpulib*:捐赠本来就少,一般图书馆也不会专门搞专人负责制,导致百年一遇的捐赠都是有点措手不及。中原劲草:还有一些书中夹带的剪报和批校、浮签等,一般的工作人员根本就不懂这些的价值,有些连看都不看,夹在书里丢失的也有。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捐赠图书的价值发现[EB/OL].(2019-05-1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621.
[2]图谋,麦子,biochem,等.捐赠图书的价值发现[DB/OL].圕人堂周讯,2019(261):16.
[3]图谋,麦子,biochem,等.捐赠图书的价值发现[DB/OL].(2019-05-1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