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构知识库的讨论

   圕人堂周讯(总第27期20141114),第10页,让让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书卷:请问各位,国内大学,或者研究所,那个单位做机构知识库做的比较好的?
Nalsi:国科图的IR非常有名:http://ir.las.ac.cn/。
图谋:‘比较好’得有‘比较’才成,这有难度。不如直接找找期刊网,看看部分机构的自我介绍。
图谋:比如《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年第2期刊发了《机构知识库相关政策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思考与探索》。
Nalsi:北大前一段也发布了机构知识库:http://ir.pku.edu.cn/,虽然貌似国内大学图书馆做这件事的不是很多?
Nalsi:北大用的DSpace汉化程度好低,首页出现这么多的英文怪怪的。
ajen:我们现在采用的是cspace。
Nalsi:现在采用的cspace是哪个机构?
ajen:应该是中科院在dspace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吧。
ajen:部署起来挺方便的。
ajen: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ZrHqn7unxM7q1D9z7K6QQlPhNQnlJO6o1YhADAR8iSHoyDAfs-fxKD2hI_1oqfYQcpet7QT4c2G7yrWcjqLGQCXLYlPGPqLNH6nogAPIYa。
Nalsi:国科图那个网站的链接是点不开的,而且不确定搜到的Cspace和这个Cspace是不是一个东西。
ajen:http://www.irgrid.ac.cn/。
ajen:我觉得中科院的做的挺好的。
Nalsi:我觉得中科院的做的挺好的,首页太满了,看上去有点可怕。不过国科图这件事做的应该还是国内最好的吧。
书卷:不是很多大学都在做吗。
书卷:怎么到实际方面就没有了啊。
星辰:只是实验室的产品,离投入使用还很远。
图谋:《大学图书馆学报》那篇文章,解答了部分疑问。
ajen:呵呵,框架比较实用,二次开发方便。
Nalsi:框架比较实用,二次开发方便在这件事情上,我倾向于觉得直接使用最多人用的平台是比较好的。不过确实因机构而异。DSpace绝对不是最好用的平台,虽然在很多方面它都是最好的平台。
图谋:‘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不仅依靠技术平台的搭建,政策的制定也十分关键。’
图谋:很多图书馆本来根本没必要去赶那个‘时髦’。
ajen:dspace目前用户群应该不小吧?你觉得哪个平台比较好的?推荐一下。
ajen:我们目前也是刚刚部署好。
Nalsi:现在最有名的就是DSpace和Bepress吧。
ajen:主要是机构库目前还没发挥出他的价值,至少在我们馆是这样,目前能做的工作就是往里面填一些学术成果,甚至还没有规划好以后如何去利用,现在就沦为科技处科研统计专用资源。
Nalsi:BePress,这个词大小写怎么拼都怪怪的。
ajen:bepress接触比较少,前面调查过机构存储的开源平台,感觉dspace还是使用比较广泛的。
图谋:吴越、聂华、崔海媛.机构知识库相关政策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思考与探索.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24-27.(全文见群文件:机构知识库相关政策研究.pdf)。
图谋:这篇文章其实也可以算作回答 ‘国内大学,或者研究所,那个单位做机构知识库做的比较好圕人堂周讯(总第27期 20141114)- 12 -的?’。
图谋:文中提及了多个机构,或许也可以理解为,被提及的机构属于做的比较好的。
向日葵:刚才细读了吴越等人的《机构知识库相关政策研究》一文,再想到王正兴研究馆员用‘关联’一词诠释如何《构建机构知识库》。我想机构知识库建设实施与运作,不是一般馆员(图书馆技术信息的工作人员)想做就能建设的。它是时下流行的‘顶层设计’的问题。因此,我在会后说一般馆员关联不了,只能做关联的具体工作。当时,我打了一个比喻,‘老虎’早就有的,以前没‘打虎拍苍蝇’的顶层设计,所以,没有人敢拍,更不用说打了。弄不好,反被老虎咬一口!
向日葵:图谋专家,上周四图工委的会议,听了王正兴教授总结报告,深有感触!关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向日葵:他用了‘整理、重组、关联、互动、多维’概括图书馆的核心工作。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关于机构知识库的讨论[EB/OL].(2014-11-14)[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82.

[2]ajen,Nalsi,图谋,等.关于机构知识库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14(27):10.

[3]ajen,Nalsi,图谋,等.关于机构知识库的讨论[DB/OL].(2014-11-14)[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