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小弟:求规范英文表达。图谋:追求规范的话,首选得尽可能选用规范名词(建议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术语在线网站(http://www.termonline.cn/)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第一版)。从截图中传递的信息,许多处表述属于‘个性化’的,在此基础上追求规范英文表达,毫无意义。书小弟:我觉得太个性化。图谋:居然出现‘二级书库’。书小弟:是的。我也纳闷,其实这是很不专业的叫法。图谋:名词术语随心所欲,是当前的一个常见问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此外,还有丘东江先生主编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是一部收词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结构合理、解释详细、表达严谨、实用性突出的工具书,是同类专业辞典中规模最大的一部。这部大型工具书是在《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增补形成的,由丘东江先生主编并主持修订。丘东江主编.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03。据悉,今年将出版修订版。亦将推出网络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第一版是可以在线查询的。扣肉:为什么一定要加英文呢?书小弟:领导要求要啊。扣肉:领导需要考虑一个现实,来中国各级图书馆的读者,需要具备基本的中文识读能力。诚然,图书馆可能存在个别来自国外的读者。但是如果对于中文标牌不能识读的,图书馆又如何为他提供内容服务。世界上绝大多数图书馆,收藏的文献都是以本国普遍使用的文字作为基础的。这种实际情况,是与其它公共服务机构有本质区别的。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剧场电影院,其提供服务的方式不是以文字为主,在指示标牌增加非本国语言的翻译,有助于有效为国外读者提供服务。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是文字,而且绝大多数是本国文字。增加外国语言的指示翻译,属于脱离实际工作的闭门造车。书小弟:个人理解,其实也是照顾外国友人的一种方式吧。如果有留学生的话,双语比较方便些。扣肉:别闹了,留学生来中国是为了学中文的。书小弟:我仍然碰到很多中文差的一塌糊涂的,无法交流,只能靠比划。扣肉:高等学校招收的留学生,是有条件的,要通过HSK测试。书小弟:还有预科的呢。扣肉:你要先考虑,有没有这样的文献资料可以为他提供服务。如果我的馆藏文献,本身就需要一定的中文识读能力才能阅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指示牌上增加外国语言?看不懂中文指示牌的人,来我的馆里看什么书?书小弟:其实这个不必纠结。现在搞双语算是一种流行,或者体现接轨吧。就像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可能一辈子都无需用到外语,但是现在仍然在学习外语一样的。天行健:也可能不是看书,乐谱是世界通行的吧?或者听听报告讲座啥的?扣肉:讲座也应该是中文进行的吧?而且教授极有可能还是方言。天行健:再不齐,通过看标牌知难而退。扣肉:相对于南腔北调的中文发音,大部分留学生对于汉字可能还比较容易掌握。天行健:图书馆给人以明确的指示,不是坏事儿。扣肉:从目前来看,来到中国留学的人,母语为英语的人,比我们想象中的人要少。通过第三方语言作为中介,会增加误解的可能。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来华留学的学生国籍,按人数排序是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美国两万人,而韩国有五万人。印度和美国的人数加起来,都没有韩国人多。boson:怎么会用不到外语?图书馆员不懂外语,和废物也差不多了,除非是那种专门研究古籍的。cpulib*:现在在学校随处可见留学生,招生数量越来越多。sonorous:中国的高校可能是全世界最重视sci的国家吧?近几年又开始盲目追捧ESI学科排名。cpulib*:留学生好像很少几乎不进图书馆,是我们太好客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术语的英文表达规范词用书[EB/OL].(2019-09-27)[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994.
[2]书小弟,扣肉,图谋,等.图书馆术语的英文表达规范词用书[DB/OL].圕人堂周讯,2019(281):10.
[3]书小弟,扣肉,图谋,等.图书馆术语的英文表达规范词用书[DB/OL].(2019-09-27)[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