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紫: 民营书店的压力相比于国营书店或事业单位图书馆来说,生存压力更大,如何稳定维系客源,也许,有些人的思路是把当书只作为景观,未能深入去了解书业的历史,纸质书对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栖息地,一个本地特色的精神符号,还是一个仅仅以书为媒介的社交平台? 从书的受众来看,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是有阅读需求的,特别是在浮燥功利气息弥漫的今天,然而值得思考的是,电子网络第一次把知识性爆发资讯渗透到所有的角 落,对于人们去建立自身的价值认知系统是有利的。信息的驳杂繁多,造成视角的不同,养成浅阅读的习惯,而一个人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其生存生态。你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书店经营,第一要把握书的特 性,在书的本身上做文章,而不应用既成的视角去引导人们阅读,现在书店的生存很艰难,并不在于没有需求,而在于需求的时代适应性,作精细化准点需求的对 应,吸纳碎片时间,连时间连锁成智能的逻辑网络,不断充量知识内存,将纸质书的质度,承载量放在内容的深加工上。很多书商将书店定位为多元化经营,把书店变成一个电影院、音乐厅的文化共同体,然后再去寻找自身品牌独特性,似乎有点本末倒置,应该是同步进行。独立之所以存在,在于其有个性化的特色,而仅仅有一家两家书店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探挖客户的心理根源,把独立的特色形成体系,把书的资源变为变为人的培养的自生机制,变图书阅读为人的才能再造功能,比如阅读是个人的事情,个人需要的是能解决他当下问题,对他自身成长有益的书,但每个人的读书不能被绑架,传递的资讯要把人本体的诉求感拿捏到 位,这样对书店来说也许更有空间。gaozy:确实。hanna:要靠爱书的人仔细去琢磨,开出有特点的独立书店来。这样来讲书业变化其实是好事。只是市场小了而已,其实哪个市场不在变小呢?刘苏里的万圣书园才是真正体现专业性的书店呢。浣紫:对。独立书店是两种。一种是专注做书,周边是外围。一种是把书当景观,把多元经营当首位。两种都有长有短。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研究看书的人。而不是你去‘做’书。我想把民间书店系列写成连续报道。然后研究一下什么才是书业的根)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书业与图书馆的思维差距[EB/OL].(2016-03-25)[2024-11-2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274.
[2]浣紫,gaozy,hanna.书业与图书馆的思维差距[DB/OL].圕人堂周讯,2016(98):37.
[3]浣紫,gaozy,hanna.书业与图书馆的思维差距[DB/OL].(2016-03-25)[2024-11-2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