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麦子提供(麦子:我去年做了一个内部发言,其中有一张很说明问题……详见本专题讨论。)
麦子:@图漾PDA是个好东西。我们倒是大量使用,但有几点:书是全部经过自动通过profile预选的,这些书是直接放在目录里的,读者是不知道那些是图书馆买的,那些是PDA的。如果读者对某本PDA有兴趣,看了5分钟,这本书才被激活。在这个模式开始的时候,前面两次是免费的,但后来出版商精了,变成短期出借,每次可以是书价的35-40%,这样如果一本书是会有人用得话,如果读了3次,成本就会大于书价。所以现在对一些大学出版社的我们知道一定会用的书就采取直接买下,或第一次激活就买下的办法。我们是在2010年开始用这个的,靠这PDA其实是省了大量的钱,没有PDA我们是没法运作下去的。我们直接买的书大概是20-30%,余下的都是PDA,开始的时候,对一部分书的激活是需要在后面人工审阅批准的,因为有一家图书馆放了5万块钱在里面,1周就用完了。所以我们用了一些控制机制。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个东西我们是用了10多年,但从来没有对外宣传过。万寿寺*:PDA国内2015年才引进,不知道现在使用范围怎样?有了解的老师说一说吧,我还挺好奇的。麦子:@万寿寺路痴其实这个东西理解起来并不难:就是一个approvalplan的加强版,把原来推送而不购买的书籍直接放入PDA,核心是的选书过程,首先要选一个强大有学术书分销能力的书商(世界上大概就几个),然后加上自己需要的科目。所以,出版社多是一个关键。我们从大概300个主要的大学出版社里选了我们平时买的比较多的大概100个大学出版社,加上几个好的商业出版社,比如Routledge,然后再把我们之前的选书大纲加上去。麦子:我们现在目录里的书的拥有结构很复杂:我们买了一个订阅的库,里面有14万本大约5年内的新书,每年付订阅费,但不拥有书。书商每季度撤回其中的一些书(因为出版商在使用中发现某些书如果撤了更赚钱),然后在加新的,我们有时买一些其中的书,但往往跳过用了很多的。我们算过这个订阅书籍库,如果我们一下子买下这些书和订阅之间的成本,大约是订阅的成本是5%。另外当然有PDA和直接购买的。刘*平:@麦子实践踏实经验丰富。万寿寺*:社科院图书馆首次将PDA模式引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sjxz/gzdt/zxdt/201501/t20150123_1490645.shtml。麦子:@万寿寺路痴是这样,美国在商业上都是用这个模式,就是和分销商打交道,这样中间人的确会赚一部分钱,但好处是你可以省很多的人工。从现在分销商数量的减少看,这不是个赚大钱的营生。我上面说的完全是电子环境,所以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采访。订阅的是另外一个产品,和这个PDA是没有关系的。万寿寺*:订阅那个,是学术论文之类的资源吗?PDA这个,主要是学术书?这两种服务不同,是因为资源类型不同吗?麦子:@万寿寺路痴@万寿寺路痴是同样类型的东西,但就是书商觉得这么做对他们有利的书,另外也是一个测试市场的办法。就好比是:拍了一个电影,你觉得这个电影在电影院放可能收益差,所以把播映权卖给爱奇艺一年,如果看的人多,拿回来,通过院线放,如果人少,就继续和爱奇艺续。很多书的使用时很难说的,另外就是有时效性,所以在这个订阅模式下用了很多的书,甚至用了上千次的书,如果他们撤回想重新通过销售平台出售,我们在看了这书的使用模式后,也未必会买。万寿寺*:明白了,感觉像便宜的试用装,倒也可以,图书馆也有点好处。麦子:@万寿寺路痴@万寿寺路痴这书和其他的书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学术类的,而且大多数的书基本是永久放在上面的,很多书连我都看不出是那是那的。我们没有这类东西,图书馆早就完了,因为以前的办法是备而不用,馆藏建设中有太多的瞎蒙,因为这事谁也没法预测。你不买的话,要买的时候倒是没有了。但买了,95%以上是每人看的。学术类的书本来就小众,很长时间没人动还是挺正常的。这种集成分销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利润,图书馆也方便。有的书没人借不见得没用,很可能是能用上的人还没出现。万寿寺*:不过感觉这都得是电子书的环境来运营了,纸书不好弄。麦子:@万寿寺路痴@万寿寺路痴你说的太对,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都用了的话,你这这个馆藏建设的洞是在太大,估计会被人骂死。麦子:@万寿寺路痴@万寿寺路痴我们其实是和纸本兼容和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用最快的处理模式,但还是需要1周的过程,现在因为基本都是电子的了,所以变得更有效。万寿寺*:即使从这个角度看,纸书也越来越累赘了,性价比太低。多谢您的耐心讲解,学到很多。麦子:现在图书馆每年的预算中的钱的增加部分都是去了付人工费用,我们在资源上是大量缺钱,我在去年做了一个内部发言,其中有一张很说明问题。和2008年比,我们的资源上费用减少了13.04%,但期间的资源涨价幅度超过50%,人员费用也大致是同样的涨幅,如果没有上面这类的做法,你资源的缺口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同期因为通过联合购买等,实际的书籍藏量增加了62.18%。但纸本便宜,所以现在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能买电子书就买电子书。我觉得我们在有限的钱下能做到这样真是很厉害了。上面的数据当然不包括订阅的部分,因为从统计角度看,这不能算实际馆藏。万寿寺*:@麦子精打细算做到了极致,确实厉害!所谓专业,也体现在运营的效率上。麦子:@万寿寺路痴是,就是用新技术能够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服务。刘*平:@万寿寺路痴@麦子实现了技术改善效率的初心。谢谢麦子的细致表达。麦子:@刘*平的确如此,技术就是帮人以更少的付出做更多更好的事情。反正就是我只给你这点钱,你没差错,师生没有不满就可以了。如果钱多,那就更容易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电子书PDA模式探索[EB/OL].(2021-06-25)[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997.
[2]麦子,万寿寺*,刘*平.电子书PDA模式探索[DB/OL].圕人堂周讯,2021(372):19.
[3]麦子,万寿寺*,刘*平.电子书PDA模式探索[DB/OL].(2021-06-25)[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