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与ChatGPT相关讨论

   圕人堂周讯(总第457期20230210),第21页,张芸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碧沚东楼:有一些老师试用ChatGPT后觉得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完全用该人工智能服务替代,我觉得似乎还没这么快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图情后学:可能图书馆那点参考咨询用不上ChatGPT,事实上国内大概率无法使用。
图情后学:ChatGPT本身可能也是强大的搜索引擎,将来要正式嵌入必应的。
碧沚东楼:目前来看能替代一些相对简单的咨询。
碧沚东楼:但取代图书馆参考咨询特别是深入文献的恐怕仍难。
图情后学:部分取代图书馆吧。
图情后学:比如抓取各大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的数据,还能分析、处理,这一点在可见的将来是可以实现的。
碧沚东楼:嗯,前提在数据高度开放的前提下。
图情后学:开放学术数据在国外也许可以做到,毕竟光是背后的微软就已经富可敌国。
碧沚东楼:其实说到底,图书馆员特别是负责参考咨询的专职馆员打铁还要自身硬。
扣肉:我就想知道,我们的信息素养课除了告诉大家怎么用知网,还应该讲什么。
图穷:得面向生活。
图穷:面向生活、学习、科研。
粒粒橙:怎么样利用信息获取去开拓利用创新知识,使知识增值。
扣肉:包括去年各地公共服务系统频上热搜,我们是不是也得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看待。
扣肉:不然学生毕业以后,仍然处于糊涂的状态,极有可能被舆论裹挟。
扣肉:总归我们还是希望学生进入社后以后,社会的运转体系逐渐走向平和。
图情后学:被所谓舆论裹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事实,可能更重要的事没有经过基本的逻辑训练。
扣肉:学工部门对学生的教育是少说话,但总归得有人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看待问题。
图情后学:开一门逻辑学必修公共课,也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图情后学:但目前来说,恐怕不太可能。
上善若水:ChatGPT是新事物,希望好好学习硏究,千万不可只是知道点皮毛,大肆炒作,那么就毫无意义了。
麦子:@扣肉这是一个新旧事物的兼容问题,如果让人没有选择,其实就是最大的不以人为本。
麦子:@上善若水前车之鉴太多,比如那个什么5G,不说了。
弯曲的*:@图情后学我觉得大学开设逻辑课和系统思考课作为必修课是必要的。
麦子:@弯曲的直线这是最最重要的课。有了它,就不太容易被人忽悠。
图情后学:ChatGPT可能在算法上有了变革性创新。在我稍微熟悉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领域,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大部分译员处理每一份稿件都会使用机器翻译,并以此作为重要参考。机器翻译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图情后学:接受过逻辑训练的人,可能一般会尽量收集事实,以事实为前提,经过有效论证,得出正确程度不一的结论。但现在很多人从道德、情绪、立场得出结论。
弯曲的*:@麦子确实是最最重要的课程,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那些所谓统一思想的课程,恰恰禁锢了思想。
麦子:@弯曲的直线你说了我不敢说的话。
图漾:图书馆如果有懂逻辑的,那就是技术部的。
粒粒橙:ChatGPT过不了多久就要颠覆世界的感觉。
南京艺*:刚看到这个短视频。
粒粒橙:中国好像无法注册目前。
图情后学:除算法外,ChatGPT能力的强大和提升,与可能抓去的内容及用户互动的质量也有很大关系。
曲师大*:吴建中:ChatGPT为什么强大?ChatGPT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开始拥抱它,其主要原因是ChatGPT在‘涌现’功能上的突破。原先ChatGPT只会模仿和学习,现在它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新的任务,这属于创造型思考,当然ChatGPT还在发展中。一般人无法与ChatGPT相比,人一生能掌握多少知识,而ChatGPT可获得的是人类的万倍以上。人有注意力的偏好,而ChatGPT可以全面地分析已知信息,不会产生遗漏。但ChatGPT也有不足,它能获得的只是网上已有的信息,而商业型数据库及特殊馆藏这些人类更精要的知识不在其处理范围之内。不过图书馆员要警惕了,编目和数据库服务可以外包,连参考咨询也可以外包的话,图书馆员确实需要注意了,我们的核心能力在哪里?这是我们大家一直在思考和担忧的问题。
南京艺*:核心在于服务。
南京艺*:ChatGPT感觉可能比Siri和小度更智能点吧。
陈福佑:ChatGPT到底有哪些能力,只要搞懂了背后的技术,才能真的了解。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图书馆员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获得便利。
圖堺新人:@人之初国内手机号注册不了,要在线使用国外模拟手机号注册才行,不过好像浏览器有所屏蔽,注册后好慢。
小麦:需要科学上网。
痴猪:参考咨询应该是一段时间前的创新探索吧,伴随图书馆发展一段时间,现在还在持续而已吧。
图谋:‘年猪的回忆‘是一个梗。图谋曾写过《关于年猪的回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3386.html),麦子说‘关于’多余,有了‘关于‘以为是学术性文章。我说如果不加‘关于‘两个字存在歧义,实际也就是图漾截图中ChatGPT回答那样,可能会认为是第一人称写的,也就是图谋即年猪。
图谋:一篇文章题目是《年猪的回忆》,请问作者是年猪吗?ChatGPT的回答:‘不一定,文章的题目不一定代表作者是年猪。文章的题目可以是关于年猪的回忆,但作者可以是任何人,甚至不是年猪。’图谋给这个答案打100分。同时感慨,人工智能真的前途无量,不太遥远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喜忧参半。
图情后学:人工智能可以理解自然语言的那一天,可能不久将成为现实。
图谋:ChatGPT支持很多种语言,而且答案相当靠谱,甚至可以直接用来写学术论文且达到发表水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大概是ChatGPT比元宇宙更火的原因。
图谋:相比之下,元宇宙还是比较虚幻的,ChatGPT则是虚实结合的且已经直接触动人类利益。
图谋:近年,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不久的将来,‘脑机接口‘进一步科学普及。人类的命运多元化了:用了脑机接口的;没用脑机接口的;部分利用脑机接口的。用了脑机接口的‘爷爷‘或‘孙子’,比没用脑机接口的‘我’或‘我们’智慧多了,而且‘我’或‘我们’还在食用人间烟火,‘他们’可能真的不需要人间烟火(有‘电’就行,甚至不需要用‘电’)。
图谋:搜索引擎的降世或普世,给人类文明带来深远影响。ChatGPT革搜索引擎的命,将给人类文明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假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是喜是忧,谁喜谁忧,谁知道呢?
弯曲的*:科技越发达,离毁灭地球越近,离星际移民也越近,科幻电影演的,或许就是将来的现实。
南京艺*: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在为人类服务啊。
南京艺*:除非被一些人利用,搞毁坏。
图谋: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塑造了一个充满外星文明的宇宙,而这个宇宙中的社交法则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和外星人也可以和平共处,就像地球上的外交一样。但《三体》中的外星文明根本不会给对方交流的机会,一旦发现就会想尽办法将其毁灭。这一模型被称作‘黑暗森林’模型。
北二外*:电视剧三体中玩三体游戏的VR装备还是不错的,人可以通过腰部设备将自己半悬挂起来,跑跳起来应该不累,三体游戏画面制作的相当可以。
图谋:‘外星‘,比如月球,人类已经可以‘涉足‘了。
弯曲的*:战争或军事冲突,会产生技术革命,催生出一批新的技术。
图情后学:@图漾@图漾也许肉身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在人工智能的算力不值一提。地球几十亿人,每个人每天说的话,写的字,可能都有人说过写过。这就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ChatGPT都可能厉害的地方。
图谋:地球上的人类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这300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谋:其中有一些人类文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南京艺*:我想以后论文的查重问题。
圆梦:查重是不是也过度了。
南京艺*:@圆梦@圆梦感觉有的查重结果听奇葩的,感觉没重,但却标重。
图谋:不同查重产品与服务不同检测条件(包括时间点、检测范围等),结果是不同的。大致原因有3点:(1)学术规范并没有普适标准;(2)‘阈值’是‘第三方’定的;(3)其它因素,所采用的数据源、比对技术等等均是影响因素。学术不端检测有其可取性,但毕竟是机器检测,智能化程度不够。也许永远无法‘尽善尽美’。
图谋:ChatGPT对学术不端检测产品与服务的考验会更大,对‘语义查重‘(内容审查)的要求更高,过去侧重‘形式审查’。
扬抄:有没有可能ChatGPT自身就可以成为查重工具。
dudu:数据库不开放,影响不大吧。
痴猪:用眼睛打字,感觉头上没戴什么,脑机接口?
奎林说:最近ChatGPT在国内热得有些可笑。这东西最早出来的时候,weixin可以利用API接入,产生了一大批weixin应用,山寨ChatGPT也很多,骗子类型的小程序。weixin发现不对,封了它的接口,现在weixin小程序里一款ChatGPT应用都没有。
图漾: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ChatGPT并没有开放接口,这些接到weixin的‘ChatGPT’多数用的是gpt3(3.5)的接口,宣称是ChatGPT只不过是蹭热度,ChatGPT这么热就是因为外行容易上手。
上善若水:摘抄——我们的中文互联网不足以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什么是高质量的数据?比如维基百科、高质量的活跃论坛、专业新闻、学术论文、高质量代码、图书。我们看看GPT–3的训练数据是什么。权重最大的数据集是OpenWebText(开源版本),数据是从Reddit论坛上收集的URL,再把内容抓取下来。CommonCrawl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数据存档(英文占一半,中文大概5%)。其他一些代表性的数据包括Wikipedia维基百科,Books开放图书,StackExchange技术问答社区,Github代码,ArXiv论文,RealNew新闻存档,PubMed医疗数据。可以看到,由中文互联网产生的数据,比例低到可以忽略。这也是困扰很多试图训练中文大模型的问题,但实际上,ChatGPT的用中文沟通的能力,已经远超那些专门的中文大语言模型了,背后原因是GPT隐式学到的翻译能力。
天天:没有高质量的资源库,再牛的算法,也是没招,中文问答效果差,不能都怪算法!
奎林说:微软必应应用GPT上线后,又下线了,因为很多回答都是zhihu上的。
奎林说:IT之家2月8日消息,今天微软公布了集成ChatGPT的新版必应搜索,而在必应中文网页,回答问题就有不少答案来自zhihu,这也带动了zhihu股价的暴涨,截至IT之家发稿,zhihu港股股价大涨44.95%,美股股价也大涨31.69%。
图情后学:中文互联网内容比较局限,在英语世界用ChatGPT,可能效果更好一点。

  1. 关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讨论
  2. 新技术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守正与创新————“第十五届图书馆 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3. 数据分析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实践中作用专题讨论
  4. 2013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5. 关于公共和高校图书馆的无线网服务和高校内网络覆盖情况的讨论
  6. 对公共图书馆投入产出、服务效益、阅读推广的讨论。
  7.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其它会议信息,以及参加会议重要性,与图书馆员职称评定的讨论
  8.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剧本《小苹果爱上图书馆》征求意见,以及相关建议
  9. 大数据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与建设研讨会信息分享
  10. 图书馆期刊部的存废与纸质期刊订购的必要性探讨
  11. 关于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需求、现状的讨论
  12. 《图书馆报》的相关讨论
  13. 图书馆总服务器和数据资源系统如何管理的讨论
  14. 国内外图书馆采编及相关业务外包的讨论
  15. 高校图书馆面临系列问题及相关讨论
  16. 关于图书馆微信服务及APP等问题的讨论
  17. 用户对读秀数据库的使用意见以及关于图书馆服务质量定义的讨论
  18. 关于天津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莱阳图书馆、广东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分馆的书架摆放和格局的讨论,尤其是高处书籍的摆 放 设 置 。
  19. 202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之线上研修班会议
  20. 利用艺术家书画作品装饰图书馆公共服务空间的设想和讨论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服务与ChatGPT相关讨论[EB/OL].(2023-02-10)[2025-07-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28.

[2]图情后学,图谋,南京艺*,等.图书馆服务与ChatGPT相关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23(457):21.

[3]图情后学,图谋,南京艺*,等.图书馆服务与ChatGPT相关讨论[DB/OL].(2023-02-10)[2025-07-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