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古籍的开放与否?

   圕人堂周讯(总第495期20231103),第16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关于古籍公开,一公开,马上被人惦记。你的不再是你的。很多馆是有体会的。许多事情,属于‘事出有因‘。
绿豆: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资源就是要共享才能发挥价值,自己藏起来只是一堆纸而已。
图谋:我表达的感知或认知。不见得准确。那可不是浅薄的理解,那是多年前就提出的高大上的发展理念:共知共建共享。
图漾:@cpulib2009 这里说的是那些已经做了但就是不开放的,给个理由?无非是‘我们家的凭什么给你看’这种守财奴思想。
图谋:你的我来‘共享’,我的就是我的。
清:跟借书不还一个道理吧。
西安小图:共享的本质是互惠互利,盘算自己没好处就不共享了。
图谋:一旦共享出来,很可能你的不再是你的(你想证明是你的,还很困难)。
biochem:@图漾 做出来就有业绩了。其他的无所谓。
图漾:共建共享,先从海鲜大咖的PPT开始。
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哈。
西安小图:高校古籍数字化无利可图,没人干很正常。
图谋:有些事情,需要‘面面观‘。大象像绳子,像扇子、像柱子……都是各自心目中的正确答案。
中原劲草:胡老师今天的微博:我来举个例子,让大家自己看看差距。
晚清县志,收藏最多的肯定是国图,基本可以全履盖哈佛大学的收藏(也即哈佛大学图书馆有的,国图全有)。但是国内图书馆的古籍,善本不给看,普本给看不给拍照,图图复印论张,抄本一张几十,刻本一张几块,且不能全复印(为了杜绝你整本复制,影响图书馆对该本的垄断地位),这我说过很多回了,常看书的学子都知道。于是我们主要利用电子版。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方志,电子版早已广泛流传在网络中。
哈佛大学扫描的古籍,精美程度如见原本(图1、2),高清彩色,没有任何水印,有这样高质量的电子版,不仅根本不需要去图书馆看原件,更好地保护了原书,而且可以直接打印复制,代为传播。——没有垄断敛财之心,才有无私分享之力。
大概三年前,国家图书馆馆藏广场的电子版,只能去官网查看(仅支持IE6.0),后来不知道是内部员工还是数字化方志的公司,有人将所有国图方志电子版打包出售,也不知道是哪位特别善良的好人,他将所有电子版买来后,全部公开,免费下载(无论这人是谁,我都想非常诚恳地向您说声「谢谢」)。但是流出的国图方志电子版,依然不是像哈佛大学图书馆那样的扫描底稿,而是加了硕大水印的,不仅影响阅读,也完全杜绝了复制的可能(图3、4)。——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以怎样的理念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后者往往无关钱的问题,但又恰恰最关于钱的问题,不同只在于是出钱造福全民,还是向全民索取金钱。
徽子:@绿豆 有利益冲突的。深入民间就会发现谁家的古籍被烧毁了,谁家的账册被水泡了。说起来的时候,主人一声声叹息。问题是,我早就表示可以帮助数字化了。但是没什么人同意。
biochem:盲人也可以把大象每个部位搞清楚,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徽子:@西安小图 那也不是,得匹配到想干的人。
中原劲草:孟子早就说过不能与不为,现在很多是属于后者。
图漾:@西安小图 图书馆所有工作都无利可图,但于民大有益处,所以才由国家支持。
徽子:上次参加一个会议,某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老师就问在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同仁,有没有购买古籍资源的渠道,结果无人作答。我心里在说:等着数据商把古籍资源商业化,还不如派人去中西部地区去县城乡村去搜集呢。很多高校研究者或者学院都在干这个事,但图书馆好像并不关心。
品:思维方式不一样。不过越限制,越不是你的。为什么要搬,因为知道大概率要限制。如果能一直不限制的公布,搬和不搬有区别吗?
徽子:荷兰莱顿大学搞了个中国民间诗刊数据库,收集的都是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间自刊的诗歌集,我不理解这里面有什么利益可图呢?
品:不能要求图书馆人牺牲个人利益,但也不能支持图书馆化公为私。不过不少领导需要提升。
徽子:孟子早就说过不能与不为,现在很多是属于后者。
品:我对我们馆的古籍堪忧啊,无奈领导啊。有时候还得学学美国,日本学人,图书馆人的做派。当年北平甲库那一批书不还也没办法啊。
徽子:简单的数字化扫描,自己都能做。不要怕,先干起来。
品:北平甲库的胶片全世界都有。
绿豆:我们的公共馆不盈利,所有的都免费提供,包括数字化的地方志。更多的是顾虑所有权(控制权)。有复印件电子版,我手里就不珍贵了。别人也能看,能研究了。
徽子:对的。所以由图书馆人来做这事还挺合适。因为图书馆搞古籍研究的少。
画帛诗*:图书馆学古籍需要大量成本投入。
浆糊扁子:有的书商有古籍资源卖。我们馆没古籍。没条件保存,没地方展示。
徽子:古籍是珍稀资源。
邹一:古籍这一块也有很多可开发资源。
品:不过说多了也没用,现状如此。要不就是不愁吃穿的人,或者有点牺牲精神的人来做。高校,公共图书馆做古籍项目还是得有点做出的成果要奉献的准备的。
徽子:现在有了开源发布软件,做好以后可以直接在线阅览古籍。
徽子:我们县图书馆古籍不少,也是吃灰,从不开放,修复要依靠省里下来的力量。只有6个工作人员,能干啥?
biochem:实际上,即便古籍开放了,又有多少人看?
清:@徽子 你们古籍怎么认定的啊?
biochem:还是县图书馆。
徽子:@biochem 说到点子上了。所以,我认为数字化可以靠后,先把资源情况揭示出来。一个县也许没多少读者,但放上互联网,扩大到整个国家呢?
绿豆:国家有古籍普查,普查的时候能认定吧?
徽子:知道有这个资源,去当地看,不是很难的事。
画帛诗*:古籍数字化更方便些。
徽子:缺人,缺钱。尤其是缺想做事,又能做成事的人。
图漾:@徽子 有一个‘千年医典’数据库。
麦子:上面的这些做法,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钱。如果是为了这些,真不应该做图书馆这行的。我真不懂了,现在不是都有钱了嘛,这么能在这图书馆的资源上挖苍蝇肉吃,另外,你本来就是靠其他人来养你的。这个整个做法都是混乱极了。
图谋:实践中充满矛盾。事务的发展不是线性发展,一次次从头开始,循环往复。这样大家都有事做。
图谋:关于做法问题,家家户户都得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循序渐进。这样一想,或许就有了希望。关于在会场‘问在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同仁,有没有购买古籍资源的渠道,结果无人作答。’,换个角度想‘无人作答‘是正常态,有人回答则是意外的收获。
cpulib*:买古籍还不如去盗墓呢,至少还是真迹。
图谋:高校图书馆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202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拥有古籍资源的高校为数并不多(数百所?)。有实力或者说有条件购买古籍资源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买古籍资源的渠道有不少。假如您去问程焕文先生(且他愿意回答),估计会大有收获;假如您问的是该馆未实际参与过这项工作的,也确实无从作答。群成员中,有具体做古籍、特藏工作的。如果‘有缘’,估计会大有收获。关于古籍资源,实际还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再生古籍、影印版、古籍数据库等也是古籍资源,相关渠道就更宽、更广了。
扣肉:高校馆大多没有收藏古籍原件的职责,若是像再造善本这种出版物,另当别论。古籍原件的话,由公共馆或博物馆来收藏比较好。而且要看用途,高校馆的主要用途是教学和科研。
图谋:童雨萱,完颜邓邓.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开放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22,(11):78-84.摘要:文章以国内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55所高校图书馆的古籍资源开放服务现状为基础,从古籍开放服务制度、线下开放服务、线上开放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索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开放服务的特点及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完善古籍服务规章制度,解除古籍开放利用的过多限制;开展线上线下展览,‘活’化古籍;加快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古籍开发资源的普适性。
中原劲草:@扣肉 古籍人才培养不易,很多培养单位都不舍得拿出自己的真正古籍来让后生学习,人才如何成长?就靠翻翻现在新出的影印本?那对于古籍纸张更是一窍不通了,何来谈修复?
图谋: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55所高校图书馆另外4所为: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办学历史较长的师范类高校图书馆,较为重视古籍工作,有一定数量古籍资源。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55所高校图书馆,有25所校名中含‘师范’,实际其中还有多所高校在办校过程中兼并了师范类高校。未入选的,也有一部分古籍工作做的很扎实的。
天下第*:群主啥都懂。
图谋:那是不可能的。群里比我更懂的人,我知道的就有一大批。
品:古籍存藏研究还得是高校。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怎么看古籍的开放与否?[EB/OL].(2023-11-03)[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43.

[2]徽子,图谋,品,等.怎么看古籍的开放与否?[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5):16.

[3]徽子,图谋,品,等.怎么看古籍的开放与否?[DB/OL].(2023-11-03)[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