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晓色:比较欣赏‘斋主’的这些论断(斋主语录):图书馆应该保存一切有文字的纸片。纸张是个老不死的东西。没有‘纸张崇拜’情结的馆长基本上是没有文化的馆长。今天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没有必要加强纸本馆藏的发展。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甚至是愚昧的。只要有钱,一夜之间就可以从数字资源的‘穷二代‘变为数字资源的‘富二代’。互联网使一代人沉湎于网络游戏,现在移动通讯网又使一代人沉迷于微博、微信,在无休止地发微信与转微信、点赞与等待点赞中燃烧青春,消耗生命。麦子:@平湖晓色,这个问题远比这复杂,但斋主的说法问题也很大,关键的问题:什么样的纸?没有好内容的纸只能回收。hanna:关键在内容。平湖晓色:@麦子,有道理!可能他只是针对数字化的东西取代不了纸质文献这一问题而言,具体的馆藏发展实践是比较复杂。麦子:很多人对纸用一种心理shangdefetish。hanna:纸张是个载体,但这个载体的独特性使之生命更久远,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传承的使命。天外飞仙:社会的发展,如果有新技术代替纸张,载体又会改变,如纸替代竹简一样。星辰:这与从小就用什么载体及这种载体的普遍性有关。天外飞仙:只是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技术出来,大家才觉得纸书无可替换。麦子:这很对。图米:纸书基本上有时间会翻,电子书热一阵,有一段时间没看了。麦子:很多人对纸有一种感情上的吸引,很难割舍任何有文字的东西。很多人把书捐个图书馆其实是自己下不下狠心去扔。如果从业人员有这种情节,是要不得的。另外,我们要把内容载体和文物区分开来。天外飞仙:随技术的发展,个人觉得‘电子书’应该会‘替代’纸质图书@麦子。麦子:@天外飞仙,另外形势比人强,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个局面很难转变。hanna:完全取代不会的。天外飞仙:现在那个还用竹简,我想在那时代人觉得也是不可能取代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转身遇见:以后纸质书可能就是变成收藏品了。麦子:@天外飞仙,西方从手写到活字印刷,花了50年时间才让人接受。平湖晓色:所以我感觉现在好多图书馆在订购纸本期刊时就是舍不得砍啊,学术类几乎没人翻也得持续订。天外飞仙:@麦子,当然肯定是一个过程,但是这种前进是没法阻止的。hanna:但是图书馆不能太与时俱进了。与时俱进的是书店。印度阿三:如果书店死了,图书馆也逃不掉。有点白象的感觉。hanna:图书馆死不了,只是苟延残喘。而且一直都是这样,但就是死不了。平湖晓色:@印度阿三,书店和图书馆谁死谁活没直接关系吧?二者社会功能有质的区别。印度阿三:图书馆和书店只是书业中间的链条上的一环,纸本出版挂了,这一系列的都死了。图米:以后图书馆就像超人那个水晶一样。麦子:@平湖晓色,我们现在大约只有小于5%的期刊是纸本的,过去很多出版商还送纸的,现在就是送,我们也不要。平湖晓色:@麦子,打算明年外刊全不要纸本了,数据库绑定的全用E-only,可行否?感觉颠覆时代来了?。麦子:@平湖晓色,当然可以,但我不知道国内在永久拥有权上有什么保障。hanna:明年《瑞丽》停刊了,如果哪家图书馆从头收到尾的,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麦子:联盟的过刊保存是这些年很热门的,但接近结束,因为做得差不多了。天外飞仙:收藏其实应该是博物馆做的,不应该是图书馆做。hanna:书店只卖新的,几年卖不动,收回做纸浆。博物馆有它自己的分工。它只收实物,文献是知识载体。平平:我们馆砍掉很多期刊。特别是专业期刊。hanna: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都有自己的分工。对象首先是不一样的。天外飞仙:五定律, 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 or her book);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The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天外飞仙:@hanna 我觉得这上不变化的。收藏算什么?hanna:没错啊。‘用’也不完全是为了当时当下啊。罗*:如果图书馆的每本书都有其读者,图书馆的采访任务是个艰巨的重任。空空:现在的买的电子数据库很多就是个服务费。hanna:那这样讲,麦子老师介绍的那些美国图书馆更不用收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献了。苏豆芽:采访比图书馆部门更需要责任心。经费有限,而出版界比较混乱,要选出好书不容易。天外飞仙:据麦子在群中的介绍,他们也是有侧重点吧,也不是什么都收藏。hanna:《瑞丽时尚先锋》停出纸刊新媒体能否‘救命’:http://www.po123.cn/shishang/swwwwee.html。新语新圆:纸质期刊停止出版还是图书馆不再订购。麦子:@hanna,我们其实用联盟形式保存所有期刊的纸本版。hanna:说得对。hanna:这是每个图书馆的定位不同,职能也就不同。罗*:理论与工作常态脱轨了。苏豆芽:期刊同事说我们之前订的期刊今年有五十多种停刊了。hanna:没错,只要有图书馆收就可以。这样收藏、利用就结合起来了。但说图书馆不用收藏那肯定是错的。小馆收收自己家的东西就可以了。天外飞仙:人无我有。这才是小馆做的。hanna:但要持续不断地做。天外飞仙:知识收藏保管应该是大馆,或者是国家层面做的。hanna:要在领导和制度上保证。程焕文教授是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大馆的责任和意识自然不一样。我赞成他的观点,如果不计成本,所有有字的纸片都应该收。这是意识层面的,落实到实践层面,具体操作是另外一回事。麦子:在保障上,再大的馆还是需要联盟,因为东西太多。hanna:是的。麦子:你想10几万种刊物,你如何自己做。hanna:上学时在南大实习,看到他们的所有期刊都好几个复本。期刊到馆,有一本直接入库,放在架子上,年底装订。另外的复本才去流通阅览,最后处理掉。这是大馆气象。平平:我们同一种期刊买了两本,新校区老校区各一本。hanna:工作以后,我馆所有期刊只有一个复本,流通使用一年后再装订,破破烂烂,缺期少刊,还需要人力不停催缺补刊。苏豆芽:hanna说的确实是期刊的现状。但是小馆没有大馆的财力,又有电子期刊的时候,小馆就选择一个复本了。hanna:小馆就别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了。现在没人看的刊,除非多年连续订购的,删掉也不妨碍啥,用电子取代即可。但并不能用这个给自己找借口,说图书馆不用收藏了。其实只是自己不收藏,收藏的活别人做了罢了。如果要有图书馆自己的特色,还是要好好琢磨如何构建自己的连续馆藏的,比如分工合作。我们要是有这么多钱,也可以这样收的。雪中冰人:大部分图书馆估计都只购一本期刊。尤其是中小图书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纸质书未来被替代与收藏意义的可能性[EB/OL].(2015-11-27)[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803.
[2]hanna,麦子,天外飞仙,等.纸质书未来被替代与收藏意义的可能性[DB/OL].圕人堂周讯,2015(81):20.
[3]hanna,麦子,天外飞仙,等.纸质书未来被替代与收藏意义的可能性[DB/OL].(2015-11-27)[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