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如何走近学生,也是我在琢磨的问题。文献检索课开不起来,用户教育没学生捧场。好多高校存在这方面的尴尬。印度阿三:说句不中听的,用户不需要教育。小图人:所以我们要大胆地跳出去。烟蕴:我们的文献检索今年砍了,领导说了今年经费紧张,把图书馆的砍了,让我们理解!其实我认为检索很重要,但是领导不这么认为。许继*:接触学生的我认为必须是能参考资询的资深馆员,新的都得老的带教。图谋:那是对用户教育概念理解有问题。BSxuyb:阅览室管理人员如果能够具备参考咨询的能力,学生对馆员的认识会相当不一样。许继*:可惜非主流观点,这在组织设计上就要做的。Lee:如何走进学生,我个人的做法,走社交路线,加入学生QQ群,了解学生需求,但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评价。朗月孤舟:我赞同群主,教师服务拓展不开的话,真的要走服务学生这条路。许继*:或者至少从衣服标识上明确一些人是对学生没资格服务的。图谋: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用户教育是与此相对应的。BSxuyb:实际上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参考咨询工作应当移到一线真正能接触和接待读者(学生和老师)的位置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印度阿三:现在学生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读屏一代成长起来的,接触的信息远大于图书馆能提供的,不像我们那时候一定要去图书馆,人家说不定在搜索信息的时候比你强,凭什么来你这受教育。烟蕴:这就是我们领导的想法,他认为网络会渐渐取代纸质。Lee:陈恩满《高校图书馆QQ群嵌入式服务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做法值得尝试。烟蕴:高校里最火爆的应该是自修室或者是阅览室。图谋:还是挑了个最省力的事情活。图米:图书馆可以多开展文化活动,与学生互动,拉近与学生距离。书小弟:实际搜索学术文献的能力,触屏一代自身还真没有多厉害。许继*:绝大部分现有体制下的师生用电脑联网找信息分不清真伪的。BSxuyb:不是搜索能力高而是搜索软件越来越智能化。烟蕴:所以检索的推行很有必要。印度阿三:是,对于学术文献搜索能力不行,可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成为科研人员。印度阿三:现实是如此,趋势不可逆,不论是高校还是公共,纸质阅读同进馆人次都在下降。萧潇:专业编目技能现在高校馆已经外包了。烟蕴:很多时候,领导会用人次来衡量图书馆的利用率。图米:少些高高在上应式的教育。图米:和学生一起读书,让学生爱读书,不一定非要搞学术的。朗月孤舟:爱读书与爱手机哪个多。烟蕴:学生回我的是:老师你说的我手机里都有。印度阿三:台湾的高校甚至有专门的动漫区和电玩区,在俺们这里怕又是说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了吧。图米:学生需要互动,不接受说教,把学生当成伙伴,不当成被管理被教育的。朗月孤舟:我上信息检索课,一些学生不带课本,手机必带。图米:有些图书馆读者互动开展的特别好,有一批忠实粉丝。Lee:假期了,我们图书馆QQ群,成了学生各种秀的场所。许继*:多大的群啊。图谋:那还是得益于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馆员。Lee:终极目标2000人,目前只有1200多。图谋:能吸引那么学生加入,说明工作做得蛮扎实。Lee:群满员之后打算继续新建群,通过群部落来连接各个群。图米:介绍一下经验呗。图谋:能同学生打成一片,主力可能还是青年馆员。图米:你们这群有些固定活动吗。Lee:常规服务项目:图书馆常见问题解答、信息分享、图书馆每日一句、信息检索知道、学习软件和文档分享、文献传递等等,知道应为指导。图谋:高校图书馆能走进学生的心,很了不起,这些工作多少馆员参与?书小弟:值得借鉴和学习。图米:参与馆员有能力有魅力。图谋:lee那种方式做的是参考咨询平台功能。Lee:此外还有图书推荐、图书催还等信息,学生自己也会在群里搞互助。图谋:学生主导,还是馆员主导?书小弟:毕业捐赠之类的,漂流都可以。Lee:目前参与的馆员8人左右,活跃的馆员超过一半。由馆员主导,学生参与。毕业捐赠之类的,漂流等没有开展。我们倒是通过群,配合图书馆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向学生征集:图书馆写真、校园读书天使等照片。聊天也要分情况,为学生服务的聊天就是干正事,我是这么认为的。图谋:‘聊天’背后还得做大量工作。图米: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书小弟:馆内制度化此事才好。图谋:要不然一会就‘无聊’了。BSxuyb:关键聊天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书小弟:不然别人觉得,领导也会觉得你就知道聊QQ。图谋:这就是一个做事氛围的问题。图米:这个氛围怎么才能造出来呢?我的馆在自己群里说几句与工作无关的会有约谈。结果就变成通知群,没人讲话了。DFLIB:我是企业馆的,也搞了个服务群,事实证明这对提升图书馆影响力是有作用的。图谋:相当于服务直通用户。Lee:我们2015年也在学图谋老师,新建了教师服务群,经过三个月的尝试,我个人认为,效果还行。DFLIB:是的,多一个走进用户的途径。春丽:我和对口服务学院建的QQ群实行实名制,但大部分都要私聊。问的最多的是如何用vpn,其次是检索文献,这个群是附属口腔医院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群,大部分是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少部分是青年教师。图米:事实上大家还是放私聊,群就成摆设了。书小弟:老师跟学生毕竟不一样。春丽:我办的qq群,是我一人主导,分别选了口腔医院的几个科室一名研究生做管理员,但他们每天白天都是在临床,下班以后会问问题,但也不多,群成员不到150人。群不活跃,虽然我也整理了一些课件和faq 放到群文件。蚯蚓:其实图书馆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如果能凭良心干活,自然会用心,从不熟悉渐渐变为熟悉。把读者当亲朋、子女,就比较容易跟读者亲近,许多事情都可以得到读者的理解与支持。我从2005年起就一直利用qq群为读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自认为效果不错。图谋:最好是群成员之间互动起来。Lee:http://user.qzone.qq.com/2335171838/photo/V11PUZ9H4gPV5C/http://user.qzone.qq.com/2335171838/photo/V11PUZ9H0nzXP2/。图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蚯蚓:常见问题的解答,制作pdf文档放群共享,读者间的互动也很频繁。DFLIB:用心做还是可以做很多的。蚯蚓:技术与参考咨询的老师都参与,我一直是主角。图谋:要有人去推。春丽:规模有多少人了。蚯蚓:馆员里以硕士学位的为多,我一年左右会清理一次,毕业的请他退,如果愿意,可加为好友,毕业后需要服务的,也偶尔给提供原文传递服务,群员在300-500人左右,规模不大,也远程协助指导读者利用馆藏资源。Lee:QQ群服务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吉林大学图书馆。QQ群还有一个特色,可以授予群成员各种各样的头衔,满足学生内心个性化的外在表达。春丽:你们已经作为工作内容了,而我只是自己搞的一个试点,既不算我的工作绩效,人多了我一人也服务不过来,但也再学习其他馆的成功经验。图谋:工作QQ群,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圕人堂群的缩小版,做法很相似。其实原本也是额外的工作,给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从不被看好到被认可,需要下功夫。走上正轨之后,就比较和谐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员走近学生实践谈[EB/OL].(2016-01-08)[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867.
[2]图谋,Lee,图米,等.图书馆员走近学生实践谈[DB/OL].圕人堂周讯,2016(87):39.
[3]图谋,Lee,图米,等.图书馆员走近学生实践谈[DB/OL].(2016-01-08)[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