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a:‘太史公写《史记》搜集到那么多东西,其实是街谈巷议,他自己本身有国家图书馆,有系统性的材料,同时跑了很多地方,听的大部分听是街谈巷议,再把街谈巷议和国家系统联系起来,《史记》才会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像小说。‘阿城的讲座,里面有一段提到图书馆,感觉很有意思。朗月孤舟:应该是档案馆吧。太仓中专:对的,应该是档案馆。朗月孤舟:如果说成古代图书馆和档案馆合一,也说的过去。麦子:藏书和档案楼。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开放。左右:‘藏书楼’术语宋代文献记载考 大学图书馆学报 , 2011年06期 【摘要】 "藏书楼"是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该文通过对曹勋的《松隐文集》、刘学箕的《方是闲居士小稿》、陈耆卿的《赤城志》、李昂英的《文溪集》、真德秀的《铅山县修学记》和应节严的《扬州州学藏书楼记》等宋代文献中有关"藏书楼"一词记载的详细考证,得出"藏书楼"术语起源于南宋的结论。图书馆完全是西方概念。此类例子很多: 比如文学。这些东西并不可以直接通过去的。左右:图书馆一词应该是译自日本。算是舶来品。麦子:就是。黄淮学*:是梁启超从日本带回来的。左右:中国古代藏书的一个大特点之一就是秘而不宣,很少对外开放,现代很多图书馆理念观点都是参考前苏联,西方国家的。麦子:是不是秘而不宣我不知道,但把藏当成第一位倒是真的。而且藏好藏坏倒不是太顶真。只要有人来查,那堆东西还在就可。左右:古代主要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私人藏书家要耗费不少银两维持。不是真心喜欢是做不了这些事的。麦子:的确如此。cpulib*:那时没有智能手机,书是最好的东西。公共小助理:圣人曰,立言。都是为了后世留名。左右:有兴趣的同仁可以看看谢灼华老师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咖啡:我看过。读后感就是:有钱的时候,中国图书馆的事业就兴旺,没钱就鸟兽散。古代至今一直如此。近代以来,全盘西化,照抄照搬西方的图书馆技术和方法,把传统藏书楼文化给丢掉了。谈天:当初因为社会变化太快,中西文化对比全面落于下风,很多人就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所以很多东西就全部引进来了。广州书童:藏书楼未必好,图书馆未必坏。一直很*:没有英日入侵,中国也会在资本主义萌芽下慢慢强大,只是世界没给中国机会,中国被主动干预了。阁,楼,院,观,随着民众识字率的提高,封闭的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的藏书楼也会走向开放的第二代图书馆,这一点上,我对中国的民众和发展能力,丝毫不怀疑。只是文化依附政治、经济,全盘西化,历史,没给中国图书馆机会。但我坚信,我们不能割裂藏书楼与图书馆的关系,只是,我们缓慢发展被打断罢了。云霄一羽:没有入侵,中国会演进入资本主义。这个争论太大了。一直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人都知道。所以我们更不能否定历史,否定自我。藏书楼以藏书为主,与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没有区别。云霄一羽:你这样解释,是与官方史学一脉相承的。而且,中国那时是否有资本主义萌芽,官方史学表明了自己的答案。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藏书楼与图书馆[EB/OL].(2016-10-14)[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340.
[2]左右,麦子,朗月孤舟,等.藏书楼与图书馆[DB/OL].圕人堂周讯,2016(127):16.
[3]左右,麦子,朗月孤舟,等.藏书楼与图书馆[DB/OL].(2016-10-14)[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