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再加工

   圕人堂周讯(总第214期20180615),第16页,海边整理王启云助理   
姜*峰:今年我馆调整库位,一场硬仗呀!65万册书,每本书都要贴新标,换新架标,看来暑假是难得休息了。
麦子:看到上面这65万的这句话,我第一是感到十分痛心,二是觉得图书馆这行实在是不能做下去了。
cpulib:为啥不给公司弄呢?
羽:或者请学生。
Lazycat:换架贴标?书?不太好理解。
tianart:我想,姜老师他们可能是在贴rifd标签,然后进行数据转换。这个数字的活,我做过。
gaozy:传统纸质书能折腾什么花样?不外乎这里搬那里。所以有个问题,求教大家,都在说LSP,下一代图书馆平台。对纸质书管理要从原先的自动化系统转型。我不知道这样做,意义是什么?
麦子:一个地方,有10所大大小小的学校,大家都藏差不多的书,其中90%是没人用的,难道没有其他办法?
gaozy:报告麦子教授,我真不知道,有时候也挺迷茫。
自由行者:评估需要数量。
麦子:是啊,完全是应付一种十分落后的计算方式。
自由行者:其实也有历史原因的,我以前听一个搞评估专家的说,因为之前学校普遍不重视图书馆投入,后来就想出用评估规定数量来保障。
boson:麦子,单车可以共享,馆藏更可以共享。

  1. 高校图书馆在职人数情况和学校职工退休、职称问题的讨论
  2. 展望未来图书馆:藏书仓储式储存,读者空间不断增加
  3. 高校图书馆要服务于研究和教学工作
  4. 为公开发布馆藏文献利用报告的图书馆叫好
  5. 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更好的指导图书馆业务工作
  6. 以图书馆评估促基层图书馆服务的深入开展
  7. 关于罗曼、初景利、李海英等学者在图书馆质量管理、图书馆服务领域著
  8. 高校图书馆“走进学院,服务学科”工作经验谈
  9. 刘霞、韩丽凤在《2014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上的报告视频以及文字整理
  10. 图书馆总分馆的加工模式与借阅方式
  11. 馆员意识与用户意识的差异——从一则《2016年信息素养调查》说去
  12. 从每天躲图书馆“假装上班”引发的议题:图书馆能否建立协助人们再就业的服务中心?
  13. 未来图书馆员将部分被取代以及不同图书馆的服务定位
  14. 馆藏登录号与图书条码号
  15. 从高校馆设立儿童服务区的合理性说起讨论图书馆未来发展
  16. 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认知与实践调查
  17. “图书馆与自习馆的定位差异”及“图书馆工作核心方向”提问
  18.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图书馆馆藏建设部主任邱葵先生(即圕人堂成员麦子先
  19. 对内蒙古图书馆新的资源建设方式的讨论:(彩)云服务平台
  20.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里的扣款记录和该系统上传到财务处一卡通服务器上的记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31期你提问,我回答(7)续]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馆藏再加工[EB/OL].(2018-06-15)[2025-11-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882.

[2]麦子,gaozy,自由行者,等.馆藏再加工[DB/OL].圕人堂周讯,2018(214):16.

[3]麦子,gaozy,自由行者,等.馆藏再加工[DB/OL].(2018-06-15)[2025-11-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