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的特藏

   圕人堂周讯(总第214期20180615),第20页,海边整理王启云助理   
麦子:有时想想,有些东西,比如特藏,对中国一般馆员的确比较难以理解。最接近的东西可能是典藏的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如何解释特别珍贵的书以外的成千上万(有些大馆的确是有千万件)的非正常出版物。
图米兔:国内的典藏不是特藏,大概是分配什么书到什么馆藏地的意思。归书库,一般也是流通管理,只是不外借。买是采访买,藏是流通藏。
麦子:我也觉得我说的似乎不对,那么,特别罕见珍贵的书的收藏,不能用一般流通的书叫什么?
南航*翔:特藏,零采。
麦子:零采的出处是什么?
南航*翔:零星采购。不走馆配商,有的是单独定的。不过我们工科院校没有古籍,这块很少。也就是一些大部头的书。
麦子:是这个意思啊。我怎么也不会想到。
素问:特藏,比如古籍、手稿、绘画等。
图米兔:国内的话特藏一般是古籍,有的馆专门会设置个古籍部。
麦子:就是,特藏一般就等于古籍。
海边:高校有些特藏是本校著作。
图米兔:北大专门有人在外专门找书,一般馆是没有的。
南航*翔:像我老师,现退休在美国,还整天劳心劳力去找一些作者收藏的书。上次,找了老舍的孙女,要了一些文集送给几个馆。还有,台湾才去世的诗人,也是找了他的后人要些书。这些四处搜罗来的书,好多馆不愿做的,回来要原编数据,还要专门找地收藏,费神费力。
麦子:是啊,特费力。
南航*翔:一个馆没有这样的人,基本上馆藏都是大路货。
图米兔:这个要赞以前南大的陈老师。
南航*翔:我说的老师就是他。
图米兔:图书馆不受人待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是长期的外行领导内行这话打击面有点广,特别是馆长,我们这里不少馆长。这个内行外行,我认为不是根据所学专业划分内行外行。
boson:有人说在美国没人穿秋裤,以此笑话国内人穿秋裤是老土。美国确实冬天也不穿秋裤,因为美国都开车,室内也特热,根本穿不住。美国不穿秋裤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
麦子:就是这样,你总不能一到上班的地方就脱吧。而且冬天往往特别热,而夏天冷得要死。
boson:是的,所以说国情不同而已。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中国图书馆的特藏[EB/OL].(2018-06-15)[2025-04-0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886.

[2]麦子,图米兔,南航*翔,等.中国图书馆的特藏[DB/OL].圕人堂周讯,2018(214):20.

[3]麦子,图米兔,南航*翔,等.中国图书馆的特藏[DB/OL].(2018-06-15)[2025-04-0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