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书馆员的科研

   圕人堂周讯(总第209期20180511),第29页,宋晓莉整理王启云助理   
苏州罗*:感到图书馆员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学校所有馆长副馆长都是馆外调来,馆员们的行政上升空间没了,那就走另外一条路吧——职称,图书馆员的职称在学校里也是严重边缘化,据说南京某高校馆员完成国家社科,评副高好几年都没成。
cpuli*:我们图书馆在帮职称论文核实呢,SCI论文多通讯作者是最难弄得。
图米兔:身体不行一切归零,劳逸结合。
若水:图书馆评职称,由于学校等原因拉高了论文要求,可能不是好现象,一是迫使馆员投入更多时间搞理论研究,弄课题,使得图书馆的定位从信息、知识服务机构向科研机构转移,二是过多投入理论化的科研,也减少了馆员精通业务的时间,降低服务绩效,总之,在科研上不能一味效仿教学科研机构,应以知识服务为导向,适度科研为好。
星辰/ty:适度科研。
诲人不倦:那些所谓过度科研的图书馆,都是研究型学术图书馆,不光科研强,业务建设也基本在引领图书馆的发展。
biochem:研究型学术图书馆,科研、业务两手抓,两手都硬。肯定的。
若水:适度科研,是指目前那种理论性的科研活动,从时间投入上来讲,应该不超过总工作时间,精力的50%,甚至30%,不用为之熬夜,从考核的分数上讲,不超过30%,科研不等于研发,应该有时间来投入应用导向的研发,如开发数据库产品,撰写学科服务报告等等。那些大馆,不是因为馆员的发了多少论文而发展,而是有大量资金购买文献,有人员开发数据库产品,培训,学科服务。
初冬暖阳:我们图书馆科研考核与教学口教师科研考核一样。
若水:研究型学术图书馆,比如北美,不是说由于在理论性的科研活动上投入大量时间而受欢迎,而是在研发用户的产品有独到之处而受青睐。科研向教学科研人员看齐,是迷失了自我。
录遥:科研难道就是弄几个项目发表几篇论文吗?我想不是的。科研与你的实际工作是分不开的。科研是为了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而来的。这些问题从哪来,从实践中来,从实际工作中来。
Mathem*:有本事就占领科研高地,先别管科研有用没用,这样说话就有份量了。
印度阿三:科研难道不等于项目加论文么?不然在搞什么。
Mathem*:很多人都知道科研没用,什么也转化不了。可你连没用的事儿都搞不好,你说的话有多少份量?
星辰/ty:还是要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做科研的要以科研为主,做教学的要以教学为主,做服务的要以服务为主。
录遥:如果科研就是发几篇论文评个职称,那生产出的大部分是垃圾,你自己都不忍心再看的垃圾。这些垃圾对于生产者是有用的。换来了金钱与名誉。有点自娱自乐的意思。
biochem:‘做教圕人堂周讯(总第209期20180511)学的要以教学为主’,但现在高校教师很多是以科研为主,教学是副业。本末倒置啊。
芝麻君:教学科研型大学,我们评职也有专门考虑教学一线的老师的。
星辰/ty:盲目的追求高大上,别人相信你的成果,你自己相信你的成果吗?。
若水:@录遥你说的馆员科研的应然状态,我谈的是馆员的科研的实然,目前高校情况,结合业务的科研,我使用研发一词。
沈师王*:我们学校分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教师。科研型,以科研为主,评职称时看科研成果。教学型,以他的教学工作量,在教学领域获得的奖项,以及指导学生获得的奖项作为评职称依据。
芝麻君:写写论文,评评职称,也无可厚非,也不一定非要说是在做科研那么高大上吧,有平台有机会搞研发就搞研发,没有机会没有能力就不搞吧,关键就是在做完本职工作后,你的其他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若水:要把目前馆员的科研的实然与应然分开,两者不是一回事情,存在很大差距。
芝麻君:有的馆,馆领导带头搞科研,拿大项目,馆里的业务也搞得好,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Sunny:@芝麻君给这样的馆长和图书馆点赞。
小笨笨熊:以项目带动业务发展,这是图书馆与馆员的双赢,确实让人羡慕。
Sunny:主要是形成一种氛围。科研和馆内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分离。
广州书童:我对‘图书馆员科研’的理解:窃以为,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员的科研,更多是一种‘工作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如果能够做好对实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具体项目进行总结,对好的做法进行介绍,对经验进行归纳提升,就差不多了。最好结合自己开展的工作进行研究,对工作改进有所裨益,同时对自己的职称提升有帮助,那就很好了。我个人而言,结合某项工作进行‘研究’,报个项目,写个论文,提升职称就是全部目的。
星辰/ty: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怕做人做事不实在。实干兴邦!
Sunny:其实图书馆的研究,也不完全是需要高大上的课题。和实践工作结合,能指导实际工作的课题也非常好。
度量衡:图书馆工作做大不错,做强就不太好了,校馆能改变你教辅地位吗,公馆能改变是宣传部从属地位吗,对于从业人员怎么发展都是好的,鼓励百花争鸣。
录遥:如果让你的教辅变成教学,工作还是那个工作但是工资降两个格,你干嘛?
biochem:所以说啊,如今这个时代,‘走投无路就出家’这种事真的已经不能做了。因为,如果你在外面混不下去,那寺院估计也不要你,你这家是出不成了。
姜*峰:大数据时代,高校馆可以改变教辅地位,主要是看我们在人类教育事业中做了什么!
姜*峰:我觉得要让别人尊敬,就要做出受人尊敬的成绩!
云:感觉这是理想状态做出成绩需要平台没有一个年轻人是一入职就要平庸的也没有一个年轻人一入职就能做出什么大成绩的都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
Lazycat:科技处教务处计算中心教学图书馆都要担起来,以后不用叫啥大学了,直接叫啥图圕人堂周讯(总第209期20180511)书馆。
录遥:我们总是羡慕别人获得的鲜花掌声,但没有看到那背后的汗水和努力。总感觉不是因为他努力而得到哪些成绩,而是因为他在那个位置才得到那些成绩。即使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你也得不到什么。
云:关键看时间积累了什么,平台很重要。一个专家学者的成长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一个专业馆员的成长也需要积累,好的平台和机制能让你积累很快,反之就要自己慢慢摸索。
若水:现在的职称学术生态环境下,存在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提升的因素,如评职称多数要几篇核心刊物论文,发此类论文,需要具备或同时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创新性,须知创新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具有普适性成熟的经验才好推广,才可能产生稳定的效益,所以此类论文不一定推动业务,二是理论高度,相当的理论高度或抽象程度,可是抽象的结果就是理想化或者纯化问题的环境或边界,而实际情况往往复杂多样,理想条件不完全具备,或者篇幅无法介绍可操作性的细节,所以此类论文应用同样受限,三是影响力,通常是大馆,条件很好的图书馆的案例,这样的论文中的对中小馆来讲移植也受限。比如搞学科服务,大馆有银子买文献,软件,有高学历人才参与,于是总结出一套套模式,发到核心刊物上,可是数量众多的中小馆能使用吗?有钱买那么多文献吗,有博士硕士参与吗?
录遥:核心期刊的论文无论具有的是创新性、理论性或是其他最后都被你评价为实用性稍差。创新的不一定推动业务,理论高度的太单一,有影响力的不能普遍推广。这是什么呢。科研实用论吗?科研必定是对问题的思考,但不代表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
若水:为了评职称,或绩效考评,发核心论文。
印度阿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biochem:相互促进。
若水:馆员为了评职称,或绩效考评,发核心论文,反而忽略了或没有时间研究本馆的实际问题或业务。
若水:中小馆数量占多数,可是研究中小馆的实际问题或业务,由于不容易具备上面三个条件,就不容易发核心,这就是现行的困局。
远归:交大陈进馆长说,外界对图书馆人的看法,‘他们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是要有点学问的。要有点学问是要做点研究,要研究出道道,是要‘下蛋’的,学而不作,很难有社会地位,只能打嘴仗的。
hanna:做自己专业的事比做人家的事要开心。
豆洪青*:研究与大馆、小馆有相关性,因为工作涉及面不一样,但不是绝对的。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谈图书馆员的科研[EB/OL].(2018-05-11)[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7344.

[2]若水,录遥,星辰/ty,等.谈图书馆员的科研[DB/OL].圕人堂周讯,2018(209):29.

[3]若水,录遥,星辰/ty,等.谈图书馆员的科研[DB/OL].(2018-05-11)[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