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CentralWashingtonUniversity傅平老师《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如何开展创新服务》一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6383-1286751.html,内容属于具体工作内容分享,我写我做,我思我想,有一定参考价值。图谋:圕人堂试图做一些推动工作。种种原因,效果欠佳。个人观察的情况是,图情理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图情实践成果亦有不少可圈可点可喜可贺的,有待进一步交流与分享,更好地推动事业进步。国内图情领域,热情拥抱新技术,‘技术救图’‘人文救图’‘服务救图’‘能力救图’……出发点均属于积极进取的。如何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或许还需要进一步融会贯通、循序渐进。麦子:@图谋他这篇东西很实在,但我还是要说一下背景,他其实就是说了他们的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我觉得他们馆有点晚,我们大概已经做了10年,原因很简单:不做不行。因为从2011年起,国家科学基金(NSF)对所有基金申请有包括datamanagementplans(DMPs)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你写一个申请,你一定要说明你的研究数据是如何管理和保存的,你没有这个部分,你的申请就是不合格的。当然,这事情就到了图书馆的手里。我们是有专职的数据馆员,就是管研究数据的。https://library.ucr.edu/research-services/data-services/manage-your-data。麦子:https://www.lib.cwu.edu/ping-fu我感觉傅平是超量工作,他的工作内容起码落在我们馆三个人头上。他主管的部门是兼IT和TechnicalServices(就是编目部),我们IT是一个部门主管,下面6个人包括3个工程师和1个专职程序员,这4个人都原来是计算机公司来的(当然是冲待遇来的),而TechnicalServices是另外一个部门。我们数据管理是有一个专职的馆员,另外傅平是有学科馆员功能的,我们另外有一位全职的科学馆藏策略做这些事。图谋:各馆的工作是立足自身实际。各馆的创新内涵及质量也是有差异的。类似傅老师那样,一人多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国内也有不少。麦子:@图谋话是这么说,但还是和馆的大小有关。我刚才看了他们2021年的预算报告,总经费是457万,但工资占289万。他们整个预算和我馆的资源开支差不多,非书籍的资源极少,而他们在馆际互借上花的钱不少。如果仔细解释他们的运作方式,这对国内的图书馆是不可思议的。馆和馆间的比较相差是巨大的。比如,我们过去招过一个付馆长是哈佛一个一线的退休馆员(加州大学系统内这种情况极其常见,但反过来是没听见过),我们看了她做的事情,觉得就足够了。一个图书管理员平均要10万样子(工资加40%的福利)。中国药*:图书馆主要还是做好当前服务,没必要一味追求创新。图书馆确实要这样,有经验的干比没经验的强多了。普通馆员人均10万美元在美国还可以吧。刘建平:关键是做了什么事情,而不是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有经验的面试人员能够快速甄别做、说、写。麦子:我有一次写了一个岗位说明,说我的工作量是400%,实际情况是,我每天830到430,再减去1,2小时的吃饭和散步时间。看地方,差别比较大。这10万是包括另外的所有附加福利的。很多地方,一线的馆员最高拿6万多工资是很常见的。当然,这些地方,一栋房子也就20多万。但美国人没人会这么想,因为很多人是一直租房子的,尽管钱很多。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傅平: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如何开展创新服务[EB/OL].(2021-05-2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875.
[2]麦子,图谋,中国药*,等.傅平: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如何开展创新服务[DB/OL].圕人堂周讯,2021(367):8.
[3]麦子,图谋,中国药*,等.傅平: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如何开展创新服务[DB/OL].(2021-05-2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