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a:不该消失的图书馆https://news.gmw.cn/2020-12/24/content_34488652.htm。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科茨领导的‘斑点计划’调查报告对此提出了一个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了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巩固和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管理运行的方式也很落后。当代公共图书馆越来越把自己变得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这些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但这种变革不应当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当代公共图书馆大幅削减了购买纸质图书的预算,把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的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大下降,英国公共图书馆的藏量在最近十年间下降了20%以上,导致传统服务项目的水平大打折扣,人们找不到想要的图书,就会进一步降低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二木:这个角度……。图书馆*:好像也有那么点道理的样子。麦子:@hanna看了你贴的这两段,就是中国人把按自己的想法硬来解释外国的数据。这里的关键是购书经费的紧缩,硬扯上电纸书之争。人们的生活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不是靠图书馆人自己觉得一定要读纸书的信念而改变的,否则比螳臂当车更可笑。www:@麦子这两个是指的什么?。诲人不倦:@hanna有两点个人比较认同,一是书与书之间存在社会关系,反映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二是图书馆空间的用户体验很重要,比如文中所指安稳感、舒适感、愉悦感和秩序感。书图同归:在这篇文章中,前半部分,作者似乎认为纸质书外借和实体馆到馆量就能代表公共图书馆的一切服务效益,殊不知现代图书馆已经是纸、电兼顾的图书馆。后半段引用的大都是艾柯等著名学者、藏书家的观点,他们肯定是更有纸质书的藏书癖好的,但是公共图书馆不只是为知识分子服务的。麦子:图书馆要存在下去,需要的是能随着人们使用信息载体的方法和习惯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说大家要读纸书就能解决的。不过,再怎么折腾,我觉得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场所大概不会超过50年时间,因为如果人体和计算机系统联网根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书图同归:关于阅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艾柯的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图漾:@www不是的。https://arks.org/这里有介绍。www:图书情报学院,为什么都改成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已经不只是图书,信息才是它的主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图书馆人自身的思维也要改变,过去的一些做法,不需要去纠结,更不需要去留恋。程焕文的三个回归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专业事还得专业人来做,而专业人必须改变思路,适应信息环境的改变。@图漾非常感谢。boner:我也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关于这点,人们找不到想要的图书,就会进一步降低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麦子:@书图同归早期的incunabula出来时,人们也是反对,因为当时人认为,书一定要是手抄的(manuscript),这个印刷的就不是书。incunabula的断代是到1501年为止。书图同归:确实如此。www:分享个人没有借到书的经历:去某图书馆借书,在OPAC中查到在馆,然后去书库中找,找到最新版本的地方,没有。然后在间隔很远的书架去找另一个版本,还是没找到,最后又去间隔更远的地方找第三个版本的,也是没找到。找了前台服务的管理员,也爱莫能助。本来书没找到没什么,问题是它文学类(其它类没去看)的排架是按流水号排架,对图书馆人来说这样就能避免频繁倒架,编目也轻松。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同一个作者的同一本书不在一起,本来一目了然的事情,但读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确认是否有其它版本可以替代。我其实是比较喜欢在书架中泛泛地找书的,因为同一个类的书都在一起,方便我选择,甚至能拓展我的需求,本来只借一本的,因为相同主题的书都在一起,启发了我新的需求,往往会多借一两本。木木贝:一个图书馆一般只会采用一种排架方式,不是流水号就是著者码,著者码排架可以把同一作者的同类书集中在一起。boner:我曾经在外借服务过一段时间,那时候读者来找书,找不到,我会跟她聊天给她做一些推荐。而我们,因工作习惯,一般不会仅限某本图书,相关的都会去涉略一下。www:流水号,图书馆人轻松了,书架利用率也高了,但图书馆的专业性弱化了,读者的便利性也减少了。徐徐清风:图书馆多了位名校博士,可喜可获!骑鹿踏雪:图书上架后,不管哪种排列都能找到该书。除非那种书不在库,或者该馆乱架非常厉害。骑鹿踏雪:有号无书只能说管理混乱,不能说排架不够科学。雨后彩虹:为什么我们不承认别人的优点?骑鹿踏雪:各有优劣啦。雨后彩虹:也不是我推送的文件。骑鹿踏雪:到图书馆学习,提高。boner:就看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徐徐清风:学校已经做得不错了,特意在文件中注明到图书馆‘从事管理与科研工作’,而不是服务工作。这样他在图书馆不影响他发论文做科研。图穷:@雨后彩虹人家没说,你先说了。雨后彩虹:@图穷我是照样说一遍。图穷:@徐徐清风学校看重他科研能力的,其实可以为他设置专职科研岗更适合。图穷:@雨后彩虹张申府也曾在国图工作和退休的。徐徐清风:在这个图书馆,他应该就是学历最高的,编制算在图书馆,还有国家社科项目,为图书馆争光彩。hanna:可以再报个国家社科基金。图穷:@雨后彩虹高校可以搞一个专职科研岗的单位,让师德师风有问题、但科研能力不错的人放在那。图书馆*:师德师风不是一票否决吗还能继续留校?图穷:@雨后彩虹很多人不擅长教学,擅长科研——这种人参与教学贻害无穷,有些人擅长教学不擅长科研——这种人更适合走教学名师路子。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不该消失的图书馆相关讨论[EB/OL].(2021-11-12)[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402.
[2]图穷,www,骑鹿踏雪,等.不该消失的图书馆相关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21(392):7.
[3]图穷,www,骑鹿踏雪,等.不该消失的图书馆相关讨论[DB/OL].(2021-11-12)[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