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子:@hanna 那么问题来了,哈佛图书馆为什么收录清早期的地方志比中国任何一座图书馆都强呢?品:@hanna 美国国会收藏清方志确实不少清早期的,不过不少已经是后印本。大概收集时间在清末民国。国内也有几家方志重镇,比如国图,故宫,中科院,北大,上海几家,论珍惜程度,明代,清早期方志的收藏还得是国图,故宫和日本那几家公私藏书机构。随意拍照国内这可是想都不敢想。像国图,故宫收藏的清代中晚期方志,很多都有好几部复本。明代方志还有天一阁,各省及部分档案馆,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民国方志也不少。只是国内限于条件,利用不便。影印、扫描数字化美国、日本早了一步。麦子:@品 这就是藏书楼的模式,时间长了,人们习惯了,变成了可以直接看倒成了不正常和不珍惜。麦子:清代的方志真不算什么珍稀本,就是个工具书,如果工具书连照都不能拍,那怎么做学问?biochem:@麦子 拍照时不开闪光灯。品:@麦子 能看能拍照,但不能自己拍,明码标价。这大概是国内的大多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合法合规的操作。很多不让看,也不让拍,不能全部抄写(纯古籍)。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说说图书馆里的那些“古籍”收藏[EB/OL].(2023-11-03)[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41.
[2]麦子,品,徽子,等.说说图书馆里的那些“古籍”收藏[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5):14.
[3]麦子,品,徽子,等.说说图书馆里的那些“古籍”收藏[DB/OL].(2023-11-03)[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