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24 小时服务的讨论

   圕人堂周讯(总第71期20150918),第4页,海边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主导型现代大学图书馆-访湖南大学图书馆郑章飞馆长 http://www.cmee-online.com/disp_n.asp?id=271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3/9/417:17:09‘三个一切’诠释‘以人为本’。用‘两心一态’经营大学图书馆。用‘扁平结构’组织服务模式。用‘学生参政’深入教学服务。用学科馆员提升信息保障。用联合保障凸显资源特色。用绩效管理缓解人力‘瓶颈’。用创新思维演绎文化传承。
凤舞九天:这个文章比较长,不好意思想吐点槽。首先,里面有的东西不切合实际,先说 24 小时咨询的问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下这个举措,第一,有点炒作的意味;第二,是否考虑员工的健康利益;第三,以考核指标来压。我个人不赞成搞 24 小时咨询,因为不可能有人半夜三更不睡觉的看文献,也就是说晚上零点到早上 8 点这段时间的客户需求是很小的,强迫员工把这段时间也拿来服务是不人性化的举措,虽然可以引起广泛的注意,但是,很难不会是‘鸡公拉屎头节硬’的效果。‘一个月近千问题’,这个说法值得讨论,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情况是很多人问的是相同内容的问题,假设 1000 人提问,其中 200 人问一个主题,300 人问另外一个主题,以此类推,那么这 1000 人的问题,其实不到 10 次就可以解决,当然,前提是每次解答有上百人聆听。说到这里,我想起淘宝、京东等提供的在线自助服务,他们把常见问题都归类,然后客户直接点进去就可以看到相关内容,如果头一次的主题较大,那么再继续点下一级好了,有鉴于此,我在想,为什么不搞成这种,而是弄了套任务呼叫软件把员工从睡眠中叫醒,这样真的好吗?且不说,圕人堂周讯(总第 71 期 20150918)睡到一半被叫醒能不能清醒地提供服务,单是从医学角度来看睡眠不打断后不但影响健康而且会影响天亮后一整天的工作状态,我觉得这个措施根本就是个本末倒置的决定。
dxx:支持@凤舞九天。
凤舞九天:我不知道国外图书馆有没有搞 24 小时咨询服务,但是打着为校外、海外人员服务的口号做这个,有点欠妥。说句不恭敬的话,国内的大学图书馆远没有被人需要到如此程度。
dxx: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三班倒,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休息,而不是去陪不睡觉的人。
清凉桐影:医院的门诊周末都开始休息了。
凤舞九天:第二,再来看看‘僵尸账户’。不进图书馆就不能看书吗?真是强盗逻辑!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难道一定要进图书馆去刷一下卡,才能显示出图书馆的重要吗?别人就不能从网上浏览?所以该馆长的这种看法是不合理的。试问一篇文章你在电脑、手机、平板上面就可以阅读全文了,你会跑大老远去图书馆看纸质版吗?这也好意思叫‘以读者为中心’吗?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印度阿三:怎么说呢,劳动法管不到,公务员算不上,就是第三类人,什么时候把馆员当能普通劳动者,不要吹什么 7x24 小时服务就好了。
清凉桐影:不被重视,又想出彩,那就只有 7*24 了。
清凉桐影:如果没有教育部的评审指标,图书馆可能会比现在地位还低。
凤舞九天:高校的确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高校图书馆开发成‘全民阅读基地’。如果对社会全面开发场所,结果肯定是混乱的,现在学校里面学生为占位置都有拿铁链去锁的了,尤其是临近考试,如果把门对外敞开,你能保证没有几个老大爷进来唠嗑乘凉?你敢确定不会发生肢体或语言冲突。
图谋:还是往积极方向想和做,比较好。关于郑章飞馆长那篇采访,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
凤舞九天:就国内高校现状而言,图书馆对于高校的作用,首先是充门面,其次才是服务科研教育。君不见高校的介绍里面都写着图书馆面积几万平方米,藏书 n 万册?但是来图书馆的有多少是来看馆藏书目的,大部分都是找不到教室,进来上自习的,有木有?好多还带着吃喝睡的装备。
凤舞九天:好的地方肯定要学,但是虚的、华而不实的应该引以为戒。
图谋:关于 24 小时咨询,飏博士前几天还在问,国内有没有(国外相当普遍)。其实从郑馆长那篇采访,可以看到,我们国内也有图书馆在积极探索与实践。
凤舞九天:24 小时真没必要搞成人工服务,10086在 23 点以后还要限制呢。
图谋:人家国外的其实也是‘人工服务’。人家做了,且做到了。
凤舞九天:我觉得最好就是拿出一段时间,比如半年到一年来把读者的问题整理归类,弄成在线自助的,以此代替人工从 0 点到 8 点的值班。
凤舞九天: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 4 点都还开着,因为学生在里面上自习。
凤舞九天: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干嘛呢?
梦随风:开着应该是无人值守吧。
克莱蒙:并没圕人堂周讯(总第 71 期 20150918)有什么人自习,好学生晚上都知道好好休息。
凤舞九天:不一定国外有的,我们就一定要有。
克莱蒙:当然偶尔通宵很正常。
图谋:国外没有的,我们也可以有。
凤舞九天:不是说人家有 24 小时服务,我们也就一定要跟上。
梦随风:拿来主义,有些东西适合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国情不一样,轻易照搬有点牵强。
Lee:说实话,根据读者需求,延长时间有必要,但是,24 小时人工,没必要!
凤舞九天:有是可以啊,关键是拿来干嘛用,我想知道这一点。
印度阿三:就几个人也开,不算一下经济账?
图谋:很多时候就是太‘聪明’了,患得患失,无所事事。
凤舞九天:前两天看见个新闻说国外一个老头做了几斤的大皮鞋申报吉尼斯了,如果没有确切的用途,只是为了‘有’而有,那跟搞吉尼斯也差不多,只是图个虚名而已。
凤舞九天:现在国内大学,本科生宿舍有好多都是到了晚上 11 点就断电了,图书馆也是差不多这个点就关门了,那么,问题来了,图书馆的 24 小时服务究竟要提供给谁?
许继*:国外大概主要指美国,二十四小时服务提供者应该是个全国性联盟自愿平台。不是某馆指定专人提供。
许继*:老美国内时差那么大,早起点晚睡点就二十四小时了,国内没那么简单。
凤舞九天:@许继*,对了,美国的版图影响了他们的作息时间。
凤舞九天: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凤舞九天:不是美国可以用的,我们也就可以。不然也不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
图谋:有时还需要换种思路,人家那么做,其实人家也不傻。
清凉桐影:@凤舞九天,图书馆 24 小时开门也没让你一个人值班啊。
gaozy:24 小时服务不是有吗?街头很多自助图书馆啊。
凤舞九天:对啊,自助图书馆。我们在说人工的。自助可以有。
gaozy:我想说的是,那些二十四小时不休息的都是疯子,没必要跟着一起疯吧?图书馆鼓励学习休息两不误呢!
凤舞九天:@gaozy,对,我也这样认为。
图谋:还是线性思维。
许继*:二十四小时开指的是场所,不是图书馆全部功能。
gaozy:作为尝试可以,但也要权衡利弊得失。
广州书童:数字图书馆二十四小时服务。
图谋:其实并不是说谁 24 小时不休息,而是 24 小时不休息的人都有。
许继*:理论上小区保安夜班也不能睡觉的。
图谋:其实就是在国内,24 小时内分分秒秒都有人在工作。
gaozy:创新或发扬革命精神,我觉得大家都很鼓励吧。有人工作不代表就一定要来图书馆,晚上有问题,实在需要解决的除了 110、119、120 还有什么??
许继*:一般来讲图书馆员是无人能接受夜里上班的。就从安全能力上来说也是需要保安级别的。
广州书童:国内三百六十五天开放圕人堂周讯(总第 71 期 20150918)的图书馆已经有点疯了。米国都要过圣诞节。周末都不一定开。
清凉桐影:晚上上夜班,女馆员的家属有多担心啊,整天喊以人为本,貌似图书馆员都不是人了。
gaozy:晚上工作,一般不会特别需要图书馆服务。我个人想不出来那十万火急的事。大家看看呢?
许继*:其实很浪费的。
广州书童:并不是开放越长越好!到了一定程度边际效用递减。
许继*:二十四小时那一定用户群体很特殊的馆。
麦子:上面有太多的论题,但似乎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
图谋:是啊。
麦子:我觉得很挫折的。
图谋:认识水平不一。
广州书童:美国的情况说说?。
许继*:比如海边哪个馆,二十四小时开就不知道来的是人还是螃蟹了。
麦子:很多东西说了不知多少遍,我们继续在极低的层次解释。
许继*:讨论环境造成。
麦子:是啊,。
Lee:@图谋,不太赞成"水平"二字,认识角度也许更适合一些。
gaozy:愿闻其详。
麦子:我觉得英特网很害人,基本是以误传误。
广州书童:很久之前看到美国的图书馆二十四小时开放,后面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 24 小时服务的讨论[EB/OL].(2015-09-18)[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924.

[2]凤舞九天,图谋,许继*,等.图书馆 24 小时服务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15(71):4.

[3]凤舞九天,图谋,许继*,等.图书馆 24 小时服务的讨论[DB/OL].(2015-09-18)[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