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图书馆选书业务“外包”?

   圕人堂周讯(总第523期20240517),第20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hanna:@麦子 我们馆连选书都外包了。现在是书商做单子,毛姆的《刀锋》七七八八买了几十本,比我们几十年买的都多。人家说是只要书皮不一样,就按不同种来算。所以我现在啥话也不说了。
弯曲的*:@hanna 意料中的。查查《平凡的世界》,或许更多。
天天:线下采书是必须的,采编要去,外借流通部门身处一线也应该去。
弯曲的*:一边叫喊着缺血(缺经费),一边滥用经费(比如纸质书的重复订购);一边叫喊着缺钙(缺馆员),一边现有的馆员活力和潜力没激发出来。
逝风:@hanna a选书不应该是读者上平台提书目加馆员亲自去选吗,我们上次甚至带了几个重点专业老师去的。
桃子:因为动员了没人选啊。
逝风:@桃子 底层没人的话,那就只能让领导去找学院领导了,或者说动校领导让校领导发话,我们这次捐书校领导发话后总量提了至少三分之一。
hanna:@逝风 没有采访这个岗了。
弯曲的*:连采访都外包,多少有点跌眼球。
逝风:@hanna 我这采编都是流通兼职的,采购后图书加工外包给了书商。
云于:正常都是采购后外包给书商加工,连采购都外包,确实不可思议。
逝风:@云于 +1,选啥书还是得自己定。
*小肥羊:好多基层图书馆都没有采编这个部门,更别说‘编’的能力了。
天天:先按标走吧,也分特殊情况。比如文津、中国好书榜出来,书也不多,采编也要自己加工。
逝风:@图书馆小肥羊 基层图书馆现在不都是作为上面分馆吗,等着省市总馆喂书了。
图漾:hanna的学校好像是一所名声在外的211,图书馆都这样了?也不知道是否正常,正常度比起图谋痛心疾首的借阅量下降又如何。
逝风:@图漾 211都这样了吗?
海螺:不能吧,这就太夸张点了。
弯曲的*:@图漾 有人曰:‘怪不得图书借阅量下降这么厉害,原来连采访都外包了耶!’。
心升明月:选书外包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逝风:我看汇文和超星的平台宣传,现在有采购智能推荐,根据设定的要求什么的进行推荐。
弯曲的*:科学的采访工作是提高纸质书借阅量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前提和基础都没有的话,想要提高借阅量纯属耍流氓。
董珍时:采访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人员,对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十分清楚,对出版市场的出版情况了如指掌,采访馆员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如果这一点都没把住,那是比较麻烦。
hanna:@图漾 心大就没事。
弯曲的*:‘采访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人员,对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十分清楚,对出版市场的出版情况了如指掌,采访馆员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此话说的非常到位,这话压根就是我的思维,我心目中的采访馆员就是这样的。
逝风:@董珍时 这要求可太高了,尤其在现在越来越多电子资源的情况下,我盲猜,国内起码九成图书馆的采编人员达不到这个水平……
*小肥羊:@逝风 有喂的,有喂不起的,有的馆自己都没采购经费或者采购经费越来越少。
逝风:@图书馆小肥羊 我感觉现在环境下,图书馆也是K型分布了,顶层的馆和所在地经济好的馆资源越来越多,越干越好,剩下的,活着就是胜利了。
董珍时:有些年纪比较大的老采访员还是非常厉害的,特别是在纸书采购方面,他们与学校教务处及院系关系较好,有些新专业有开设苗头时就提前采购基本图书。出版市场除去课本教辅外种类也就有限了,百家大社图书肯定是优先考虑,专业需要的也在考虑范围内,优质丛书多卷书凡缺必补,钱多时按专业学生数多的复本量增加一些,钱少时零复本。好久没操作这个了,对现在的出版市场也不了解,纯瞎扯了。
hanna:采、验、分、编、典,全外包了。
董珍时:但是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底线,编目外包,流通外包没问题,但采访绝对不能外包。
hanna:底线已打穿。
董珍时:商人是逐利的,如果采访外包,将会出现大量低折扣书冒充高折扣优质书进入馆藏,以后想要弥补也补不回来,图书出版是有周期的,有些专业书就印刷那么一点,可能一两年后就没有了,时间久了馆藏结构也就完了。只是希望这些书以后都有电子图书,读者需要时还能看得到。
海螺:@hanna 那其实,图书馆也完全可以外包。
hanna:@海螺 我觉得@麦子 他们的方式就是全外包的,只不过包给了专业人士。
云于:@hanna 那现在馆内工作人员做什么工作?
图漾:@海螺 全外包,包的那个机构和图书馆有什么区别?
云于:阅读推广、科研服务、数字化建设…还是有不少工作可以做。
肉丸子:@hanna 领导不管的吗?书商绑架图书馆。
品:@肉丸子 不是绑架,是各取所求,大概领导觉得书商才是专业的,馆员不专业,多事。
麦子:@hanna 如果简单的说,的确如此。纲目选书的历史起码有50年了,但以前其实是混合做法,也就是说,有要部分是手工选的,是一大捆黄色的像多联发票一样的东西。这是经过长期进化,现在自选的东西极少了,馆藏建设馆员(现在叫collectionstrategists)一般都是做相对宏观的策划,规划和学校教学研究有关的长期建设,还有数据分析和数字资源的谈判。这个过程其实国内人所谓资深馆藏馆员可能更难。
这个过程里有几点关键:
1)书的价钱是比外面商业渠道,比如亚马逊贵。
2)书其实是一本一本挑的,而且我们也是一本一本核实的(这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现在完全不核实,但2000年之前的确这样,但退回到书的比例大约是0.5%,所以这个核实和退变成了很不经济的做法)。
3)如果从来没有做过这,每个图书馆的纲目的形成极其费时间,需要图书馆和书商的全力参与,我们在2005年因为电子书的出现,修改了一下,前后花了大概9个月,和书商也开了很多会。但这事一旦做好了,看到问题,微调一下,基本可以永远用下去。
4)纲目有几百页,我觉得和coding很像。
5)我们只对英文世界用这个,其余的都是人工一本本选的,包括中文,因为我了解过程和做的人的背景,我觉得北美的中文大馆的收藏的质量,比国内的一流学校的,要强许多。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怎么看图书馆选书业务“外包”?[EB/OL].(2024-05-1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530.

[2]逝风,hanna,弯曲的*,等.怎么看图书馆选书业务“外包”?[DB/OL].圕人堂周讯,2024(523):20.

[3]逝风,hanna,弯曲的*,等.怎么看图书馆选书业务“外包”?[DB/OL].(2024-05-1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