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古书,古籍,书籍,分别是怎么定义的,谁知道?红巾翠袖:@呼吸(费*明) 一般就是古籍。古书是什么。古籍一般分普通古籍和珍贵古籍。呼吸*:古籍是什么?红巾翠袖:天啊。你们馆没有古籍吗。普罗大众:没有。中国这么大,地区间差异大。红巾翠袖:@普罗大众@呼吸(费*明)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古籍就定义了。一般来说珍贵古籍和普通古籍国家偶已经数据入库登记了。可以看国图电子版的。闽农李*:@呼吸(费*明) 请教费老师,目前常见的古籍定义——是不是将1911年之前的各类出版物都视为古籍?红巾翠袖:@普罗大众@呼吸(费*明)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古籍就定义了这句话吗?闽农李*:@图漾 有没有可能,依据不同国家——对于古籍存在不同定义。图漾:@闽农李* 肯定啊,其他国家有什么理由拿辛亥革命做区分。会飞的猫:古籍定义:(1)广义的古籍统指古人所著图书,而不论其出版年代的早晚。(2)在中国,古籍指1911年以前抄写、出版的图书,但民国时期出版的古人所著的线装图书,通常也被视为古籍。
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_文献学_一般概念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古籍定义:古代书籍。通常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图书。学科:编辑与出版学_出版物_图书来源:编辑与出版学名词。图漾:麦子原话大概是某某年之后的图书和普通书一样,没有特殊待遇。这个某某年是多少记不清了,不过肯定远早于1912。麦子:@图漾 如果要算古的话,我们的特藏部是1895年,但即使如此很多比这个更老的书如果不用也会被踢出,除非能查到全世界少于5本。另外品相是一个因素,普通书必须是没有破损,书脊没有内部开裂,否则就需要去修,修不好,有时只能扔了。国内的一些大馆的旧书,品相实在是惨不忍睹,我这里是没法放在架子上的,因为我们的旧就是自然旧,而且速度也比较慢,因为普通书库都是中央空调温度湿度控制的,如果是是特藏,温度更低,我以前做过报纸原始编目,因为东西太大而且搬运会造成破坏,在一些低温库做的,就是像冰窟里一样。当然,效果是明显的,编过汪精卫的国民日报,品相除了很淡的泛黄,东西像新的一样。
因为是图书馆不是博物馆,所以我们基本是看内容的保存而不是东西。因为要使用,就必须让东西状态良好,所以后期的成本很高,我10年前看到的研究数字是每本书每年4美元,所以我们是灭绝复本(就是处理掉已经在架上偶尔造成的复本)。其实,好像欧美一些国家都是这样,房子造好了,此后每天就是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即使是塑胶地板我们是每月都像打蜡一样需要打光的。因为这些原因,大面积的造新馆是很难的,因为后期的永久维持花费太大。其他不说,24小时在整个空间保持21摄氏度以下,你需要用多少电?我们不少女馆员都有自己的电热扇(你只要和后勤发一个邮件他们就给你送一个)。
特藏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很新的,因为旧不是特藏的一个原因。因为特藏都是有专题的,有些书过很短时间就没法找到了,当然稀缺也不是一个特藏的原因。ren:不知道国外图书馆剔旧吗?剔除下来的书怎么处理?碧海潮生:今天馆里剔除一部分图书,废品回收报价四毛五一斤,看着泣血。麦子: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是东南亚资源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其实是包括了所有做这行的人,大概就20个,来开年会的一般在15个人,有一次开会议题之一是最近东帝汶在选举,当地的竞选文宣资料我们如何去弄来,结果是在雅加达的国会图书馆在地的负责人负责协调(他有时还提供安保),有两个在座的提供自己的渠道,最终的使用者就是康奈尔等一两个大学的2、3个人。@ren 大量的,但过程也是有点复杂,你去看我写的文章吧。https://www.loc.gov/acq/ovop/jakarta/jakarta-about.html。ren:好的!谢谢。麦子:@图漾 这个办公室大概有20个人,除了头,其他的都是当地人,除了LC他们自己的需要,就是按成员馆地区要求(各自有很细的大纲)提供采购,然后用原价加30%卖给你,但负责运费和简单的条目。用这个的,大概就15个馆。@洛林 他们这个人头每年开年会(就是一个不到20人的会,核心的大馆是Cornell,Madison,UW,但他们都有特长和地域覆盖。这个雅加达办公室的人会做报告,其中包括安保。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古籍定义与图书馆管理小探[EB/OL].(2024-07-12)[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88.
[2]红巾翠袖,麦子,呼吸*,等.古籍定义与图书馆管理小探[DB/OL].圕人堂周讯,2024(531):35.
[3]红巾翠袖,麦子,呼吸*,等.古籍定义与图书馆管理小探[DB/OL].(2024-07-12)[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