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关于新馆建设,哪位老师有经验,还请不吝赐教。tianart:我们新馆也在建设中,等了 8 年了。tianart:布线一定要关注,另外就是装修材料、家具,还有配色。河北*安:这次是搬新校区 5000 多平的馆舍,服务 30000 学生。 扣肉: 你说的是建筑面积还是投影面积?河北*安:建筑面积。说是三个馆,每个 5000 多,问题是 80%的学生都在主校区。扣肉:我们四千多平米,只有两千多学生。tianart:我们早到新校区了,但是没钱盖,从动工到现在图书馆已经建设 8 年,还是框架,等省长的 1.5 亿资金到位后估计进度快了。tianart:今年沾名人的光,省长答应给 1.5 亿资金,其中包括建图书馆的费用。河北*安: 感觉设计师是图做得能多漂亮就多漂亮,实物能多难用就多难用。设计团队不了解图书馆,图书馆的人还没话语权。 仗剑走*:图书馆缺乏学设计的人才。印度阿三:学不学设计不重要,重要的是圕人堂周讯(总第 112 期 20160701)脉要有话语权。其实很多的设计单位还是有经验的,关键是你的设计费够不够吸引大牌来。图书馆想要个自己中意的实用的馆太难太难。河北*安:我们总会比现在这个馆好些,我们现在的馆,外面下一次雨,里面漏一个月。书库又闷又热。扣肉:那不是设计师的问题,是建筑水平的问题。河北*安:我们现在的馆几十年了。原来都是按闭架借阅设计的。gaozy: 搬迁工作主要是前期规划一定要好。我们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我们多个校区没有统一规划,导致后续的工作量加大。原有顺序的图书,全部打乱顺序,重新来过。 扣肉:将现有图书用包装膜包在一起。上面可以直接用笔写东西。把膜一扯,直接原样上架。/kaNig*:@扣肉多个库要整合不能像说的这样吧。扣肉:如果我们用包装膜包成一大包,就可以让搬家公司上架。/kaNig*:只要有第一次可以让搬家公司上,后面的就得自己上。 扣肉: 你也可以直接按单库的册数留出空。并三个库,就乘以 3。/kaNig*:要规划好,留出足够的架位,第一次的定位很重要。 扣肉:况且你并架的话,会不会涉及到重新按种次号排列。gaozy:我坚定认为,规划得当,会减少工作量。这次我 们东校区下架时,我到现场多管闲事,对 h 大库安排写下流水号。后期就方便很多。目前新馆h 已全部上架。扣肉:其实也是大事,要全面理架。sansan:我们馆这次是先合库再细排,超大工程。以后倒腾就可以按你说的类号加流水号。/kaNig*:尤其并库。书架要算到每一层。前期如果书是细排的工作还少点。 sansan: 我还发现元老级馆员在这种倒库工作中作用巨大。gaozy:对!尤其是书库里的老同志。sansan:她们身经百战,懂得窍门。小组作用应该让她们带队。/kaNig*:主要 还是前期策划,到具体上架要全体总动员。sansan: 人员组队更重要。我曾经分到不同小组,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简直两回事。 /kaNig*:小组自由组合,任务限期完成,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积极性。sansan:这期间流通部的老师和元老级馆员就是宝贝,会做事,能做事。我这两个月全和她们学着做。不然脑袋里一点章法都没有。/kaNig*:要配套检查,不合格要返工。sansan:我们还要细排,规划上架。毕竟复杂。河北*安: 我们是三个校区。还有一些学校合并留下的后遗症。/kaNig*: 细排就要任务到组,便于检查,上架最终都要细排。sansan:不能硬来,馆里好多人身体不好,年纪偏大。只能前期尽量到位,后期维护。做工作也要讲人情。我们这次负责人就是馆里的老人,有人情味。/kaNig*: 实际上,我们后来既完成任务,大家也没怨言。gaozy脉: 我就是要求大家能来尽量来。但我并不会分配工作量,你自己掌握节奏。sansan:合库蛮复杂的,我学了不少。通过集体劳动接触不少同志。年纪大的最宝贵的是经验 ,我学了很多。合库的负责人,在我看来是人才,难得的人才。一般人做不了。tianart:我们学校 06 年搬到新校区,图书馆至今没有盖好,我已经参与负责筹建了 3 次临时馆,搬新馆的书库经验积累得杠杠的。河北*安:我们 3 个馆,每个馆有几个库,合起来得多难啊,新馆资源还不知道以什么原则配置呢。 tianart:一层密集,放旧书。一层自科,一层社科,看数量,也可占二层。 河北*安: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还是觉得上海交大的资源配置模式好,按学科配置资源,一个学科的图书期刊工具书都在一个阅览室。gaozy:我们现在是按照大类分书,然后期刊也全部放在书库里。将期刊部门取消了。tianart:我觉得我们学校达不到交大的思路,看部门设置就知道资源分布思路了。广东小*:一个学科的图书期刊工具书都在一个阅览室,我们 12 年前就这样做了。生清:其实,和我们图书馆的前辈相比,还真不算什么,今天和同事一起清我们老本,发现我们最早还有明清时期的文献,而且这些绝大多数还是从大连搬过来,后来也搬过好几次,目前依旧完好,真心被前人的精神感动。关键是1903 年时期装订的资料,目前居然还完好。默默:还有个问题,搬新馆后,学生都要疯了,拼着命借书,每天上书量翻倍。我们有过每天一个阅览室,一千册上书量。鱼雷:再拼命借,每人那也有数量限制吧?默默:二十本,两个月。好几万学生的大学校。鱼雷:这是一种宣泄式的借书。下一步还会有一波逾期还书潮。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搬迁工作经验谈[EB/OL].(2016-07-0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322.
[2]/kaNig*,河北*安,扣肉,等.图书馆搬迁工作经验谈[DB/OL].圕人堂周讯,2016(112):11.
[3]/kaNig*,河北*安,扣肉,等.图书馆搬迁工作经验谈[DB/OL].(2016-07-0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