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mut*:还有一个观点,刚刚为了说其实工作中好多事儿可以想想写论文啥的,就提了句阅读疗法作例子,结果大家讨论这半天。我想说,你看,咱们在讨论,有几个想到把讨论整理成论文的?人家王老师就是有心人,好多论文就是从讨论中得到灵感的。琳妈:阅读推广不是参加人多了就是收效,得通过研究来验证。Permut*:我之前看有人用EXCEL 处理查新工作日志生成格式文本,发在《图书馆杂志》上。这是有心人。想写借工作实践还是有的写的。惠*澈:参加活动就有可能起到作用。比如说,今年暑假我去国博,参观《伦勃朗和他的时代》,不能说我参观而已,虽然我是随孩子去,但实际被激发不少。建议大家多思考,多维度思考,一分为二思考。三峡医刘*:我提的要求是,做一项工作,开始就要想好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哪些依据,然后想好方案,关注一下别人做过没有,是怎么做的,然后记录收集好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最后评价结果,形成总结。做完这个过程,其实一篇论文就出来了。图书馆具体工作最好出来论文的。把工作当科研做,把科研当工作做。印度阿三:做完这个过程,论文没出来,出来个工作报告或总结。广州书童:可以是论文。印度阿三:刘馆总结得好。三峡医刘*:那是自己总结的不好,不能怪别人。我总结过至少三个,一个在四川图书馆学报(当时是C 扩),一个在图书馆学研究,一个在图书馆论坛。广轻工赵*:但是高水平的论文很难用这些工作总结出的论文发表。对于日常工作的馆员而言,这点非常难。月夜:要有新意,创意,挺难的。看工作总结的水平、层次。广轻工赵*:放眼如今的各大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的确越来越有水平了,研究方法、立意、工作总结要拔高许多许多才能成为一篇有新意的文章。Sparks:可以看看刘馆的论文,模仿一下。三峡医刘*:现在还有好些个还在完成中。认真学习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认真关注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来源政策文件),工作中多结合思考,好的东西一定会有。自己不愿意接触而已。广轻工赵*:保证工作不一般。而且很多的刊物,发表高校的研究论文并不太多,公共图书馆如今较受关注,还有一些运用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的,对文科生来说,比较难。月夜:不过普通馆员接触不到这些高大上的工作。李*龙:管理学院的把图情的吃了不少。广轻工赵*:是的,这就是现状。印度阿三:错,高图和学院派多过公图。广轻工赵*:发文的高图和学院派多,但文章的立意选题那些研究高校的并不多。月夜:高大上的工作领导接触得到。Sparks:学院派>公图>高图。小洋:高校有自己的阵地。广轻工赵*:仔细看各期核心的题目,一半以上连题目都看不懂感觉。小洋:我感觉图书馆论坛,发表实际工作的较多。月夜:公共图书馆受关注多。广轻工赵*:图书馆论坛研究公共方面的比较多。尤其是文化扶贫这些,很受关注。国家图书馆学刊也是。小洋:看不懂就算了,有些领域不要去涉及。人家也写得很好,不发图书馆论坛,也可以发其他。月夜:计量学方面的,需要计算机知识。小洋:对头,我有个同学就只会写计量的文章,就只看情报学报。Sparks:这个还真不一定。印度阿三:有些人特别怕看数学公式,一看就昏。小洋:有时真觉得术业有专攻,适合自己的只有某一小块领域。碧海潮生:偏情报和技术方向的看题目估计只有接受过情报学专业训练才能看懂,对一线服务馆员来说,实践应用不大。广轻工赵*:对的。印度阿三:但你们有没有感觉现在都朝情报分折和技术方向发展。从国内图情开的课来看。月夜:还有管理。广轻工赵*:有的,是朝着情报和技术的方向。很多核刊还在研究别人专业领域的东西了。所以你说,如今留给馆员的空间有多大?理论搞不过专家学者,拔高不了;技术搞不过技术和情报方面的,公共图书馆的研究涉及不到,所有还剩下多少能让广大馆员突围出去?月夜:大家说说适合普通一线馆员写的文章。是不是基础理论,图书馆史?研究某种理念。郑永田研究美国图书馆史,很受欢迎。广轻工赵*:他的博士专业就读的这个方向.月夜:梁灿兴的可获得论。印度阿三:都走信管了,那天无意中浏览了一下蓝鲸大学的信管系开设的课和导师介绍有这种感觉。月夜:如果对数学,新技术不在行,可以写历史,回顾过去。找到足够多的资料就行了。碧海潮生:基层馆员可以立足自身的岗位,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高大上社抽象的概念性研究看多了,反倒如坠雾中,不知所以然。小洋:同意,建议去看刘馆文章。都是实际工作总结,也进行了拔高。月夜:问题在于,普通馆员接触到的都是小案例,不能拓展为论文。小洋:那么努力当馆长?碧海潮生:小案例发掘好了也可以做成大文章。月夜:只有几个人能当馆长。广轻工赵*:馆长跟论文关系不那么巨大吧。印度阿三:不算巨大,但很大。月夜:但资料来源多,参与的实践多,主持的像样的实践多。普通馆员就是干活,没多少创意。广轻工赵*:日常工作都是琐碎的,尤其小图书馆,你想创意怎么创?当然有高手,但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其实,科研也需要一点天赋的。有的人擅长。月夜:像样的实践轮不上普通馆员插手。广轻工赵*:是。月夜:也要下苦功夫。广轻工赵*:那是肯定的。月夜:牛人很多的。还有基础。广轻工赵*:其实馆长也不容易,他们要搞定馆内的琐事再来研究论文?太辛苦了。月夜:但图书馆拿得手的实践他们很熟悉。普通馆员并不知道,只是干活。广轻工赵*:崇拜会研究的人.月夜:山东理工的王梅老师,以前当语文老师,所以图书馆哲学写了不少。理论功底好。图书馆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广轻工赵*:跨学科研究其实是好处大大的。还有一种人,写多了,研究多了,水平就到了那个层次后,然后就百发百中了。懂得找点,懂得怎么下手。月夜:熟能生巧。cpulib:那就是高深的境界了。三峡医刘*:教育学有个理论,讲的是新手,熟手和专家的发展过程。新入职的馆员大多是新手,演变成熟手,要多学多看多做多思考,别怕自己的东西浅,稚嫩,积累多了就熟了厉害了。有次请教槐师,他的观点值得普通馆员思考。月夜:普通馆员的实践好多都过于普通,意义不大。推广价值不大。三峡医刘*:当大专家,就得去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提纲起领,小一点的专家找个方向一直填充下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月夜:大专家也是从新手起步的。人家毕竟在这一领域摸索了好多年。人跟人起点不同,不能比。看看大专家的第一篇论文,也许水平不高。印度阿三:大咖也是伏地做小起。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怎样写出论文的讨论二[EB/OL].(2017-09-22)[2025-04-09].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232.
[2]月夜,广轻工赵*,印度阿三,等.怎样写出论文的讨论二[DB/OL].圕人堂周讯,2017(176):8.
[3]月夜,广轻工赵*,印度阿三,等.怎样写出论文的讨论二[DB/OL].(2017-09-22)[2025-04-09].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