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林:资源建设与学科需求脱节。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学科需求和学生的研究需要。有没有同仁,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纸质期刊我们会发目录给教师圈选。纸质图书呢,也引进了采购平台,读者决策采购,但参与的积极性也没那么高。cpulib2009:没必要做这些无意义的事,就好比现在非要开个线下超市。徽子:需求给到你们,你们去买更好些吧。cpulib2009:老师们根本不进图书馆,难道拿刀逼他们来?武汉*林:@徽子 是图书馆组织买。@cpulib2009 一切都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得围绕、得证明自己满足了教学科研需求,做到了文献保障。cpulib2009:是的,但是弄不好还会因为做一些事让后来的人认为是在浪费钱。纸本刊我们可能停订了。中原劲草:那可能是因为不饿或者平时手边能吃的给的太及时了,图书馆偶尔还是需要点儿饥饿营销的。图漾:有时图书馆有好的东西或好的服务,我会私下分享给平时认识的,看着也像搞学问的老师。对方也很客气:谢谢。结果从后台看,没有一个人注册这项服务。倒是有从其他渠道得知这项服务的,辗转托人打听问能不能给开个账号。上赶着不是买卖,稀缺的才是好东西。二木:这种主要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吧。武汉*林:@cpulib2009 我们在减少订购种类。@中原劲草 图书馆搞饥饿营销?担心人家直接不吃了。中原劲草:@图漾 是的。所以现在只敢跟学生分享交流,对于那些学者敬而远之,都是些‘人’啊。举个例子,就像通过陈独秀这篇《论‘的’字底用法》的检索,我才知道我们只买了报刊索引库的刊库而没买报库,类似的高校馆和公共馆应该有很多,但大家都不说,甚至是专门负责该项服务的部门也不给师生讲,师生自然也都不知道,就这样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当你专门告诉了师生,学生倒是很好奇还会来听一下,而那些教授研究员们是根本不会来听你的发现和唠叨的,哪天他们突然发现同一个库别人的学校能有新发现他没有的时候,他还会跑过来质问你为啥我们没有。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新发现往往依靠的只是那点增量,而不是原有。小麦:@武汉*林 我今年岗位调整到资源建设的岗位,电子跟纸质资源都由我购买。我感觉老师们都不关心纸质资源,更关心数据库。�默默:1.加强信息传递:图书馆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邮件通知等)及时发布电子资源的购买和更新信息,确保用户能够及时了解。
2.开展用户培训:定期举办电子资源使用培训和讲座,帮助用户熟悉和掌握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
3.完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设立专门的咨询窗口、在线咨询服务等,及时解答用户在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优化资源发现系统:与第三方发现系统合作,确保电子资源的元数据能够被有效共享和发现,提高资源的可见性和利用率。教师关心纸质书转电子版需求量大一些,教参类。原数据一本书三十多G。存量有限。存入光盘。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如何解决资源建设与学科需求脱节的问题?[EB/OL].(2025-01-24)[2025-02-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424.
[2]武汉*林,cpulib2009,中原劲草,等.如何解决资源建设与学科需求脱节的问题?[DB/OL].圕人堂周讯,2025(559):14.
[3]武汉*林,cpulib2009,中原劲草,等.如何解决资源建设与学科需求脱节的问题?[DB/OL].(2025-01-24)[2025-02-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424.